正文

《痒》挖掘机--国产的钢铁老头专治城市瘙痒(2)

作者:庄涤坤


类比之二:

痒痒挠儿也叫“不求人”,又叫“老头乐”。两个别名一经儿化,更有轻松俏皮的语感。1977年,在曲阜两座战国墓葬中都发现了“痒痒挠”--象牙被雕出了人手形状,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四指指甲平齐。痒痒挠后来登堂入室,叫个如意,取的是“尽如人意”的意思。痒痒挠都有很谨慎的造型,既能抓痒又不会张牙舞爪地造成伤害,既有实用功能又可以是把玩的器物。哦呦,多么完美!这个手掌的延长物不只有工具理性,更被赋予了伦理意义:反掌以自搔兮,君子求诸己。

挖掘机的造型和功能都逼近痒痒挠,差别仅在于作用的对象(或人体、或地表)。这个大工业时代的伟大造物,是工地上的主角,是热得发痒的地皮上的痒痒挠。老头乐的抓、搔、挠,大型工程机械的挖、掘、扒--这些由提手旁引领的动词含义正被逐一改写。

人物之一:

华新民,女,五十五岁,法国籍,散文作家,民间古城保护人士。著有《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一个蓝眼睛北京人的十年胡同保卫战》。2007年岁末,《新京报》“北京地理”栏目组织的“新地标评选”即将结束。在收到组委会的邀约之后,华新民拒绝参与颁奖典礼,理由是典礼举办地(东城区某酒店)是“超级违章建筑”,组委会最后更换了颁奖举办地,华女士如约前往。

人物之二:

曾一智,女,五十五岁,生于北京,现为《黑龙江日报》资深记者,城市历史建筑保护者。著有《城与人:哈尔滨故事》。2009年国庆之后,曾一智率先向宣武区和东城区文委递交了针对“大吉片”等地段和建筑的文物认定申请。2010年年初,曾女士怀揣北京火车站的行李寄存票,与《新京报》“北京地理”的采编们在寒风中逐条胡同地走访了大吉片。当晚,在同行者的一再催促和家人的拉扯中,曾女士登上了开往哈尔滨的列车。

老北京皮屑引发城市瘙痒?

《新京报》的报道《旧城疏散人口外迁至五区》说,北京将加大旧城人口疏散的力度。这似乎是一项有理有据地城内移民,迁移家庭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旧房的改造或重建必将顺畅进行。这也不免让人想到了“腾退”一词,想到了日渐无根的市民文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