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战略,坏战略》好战略的力量:征服各种挑战(4)

好战略,坏战略 作者:(美)理查德·鲁梅尔特


很多人认为战略只是大概指出了总体方向,与具体行动没有什么关系。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把战略定义为宽泛的理念而忽视具体行动,就会导致“战略”与“执行”之间的脱节。如果你接受这种脱节的事实,那么大多数战略工作就会流于形式,徒劳无功。实际上,人们往往会抱怨战略执行不力的问题。一位首席执行官就曾经向我抱怨:“我们的战略决策过程先进而严密,但执行环节往往会遇到很大问题,几乎总是完不成既定的目标。”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如果你明白我的论点,你就能明白这种抱怨背后的原因。好战略包括一系列连贯性的活动,它们不是执行的细节,而是战略的力量所在。如果一个战略没有确定下来合理可行的行动方案,它就错失了至关重要的元素。

因“执行”问题而抱怨的执行官们通常是把战略同设定目标混淆起来了。当战略过程基本上成了制定业绩目标的游戏时,比如企业要实现多少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学校要实现多高的高中生毕业率以及博物馆要实现多高的游客访问量,这些抱负与行动之间依然存在天壤之别。战略的作用是指导一个组织如何向前迈进,制定战略就是要弄明白如何实现这个组织的利益。当然,领导者可以设定目标,并委派其他人制定具体的措施,但这算不上战略。如果这个组织是按照这种方式管理的,坦率地讲,我们应该将这个过程称为目标设定过程。本书的目的就是提醒你认清好战略与坏战略之间的巨大差异,并帮助你制定出好战略。

好战略有一个基本的逻辑结构,我称之为“核心”。一个战略的核心包括三个要素:调查分析、指导方针以及连贯性活动。指导方针详细说明了为应对分析报告指出的障碍而采取的措施。指导方针就像路标一样指明前进的方向,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路线。连贯性活动是为落实指导方针而采取的可行的、协调的办事策略、资源投入以及行动。

一旦你熟悉了好战略的结构和基础要素,你就同时具备了发现坏战略的能力。正如你不需要当导演就能判断出某部电影不好一样,你也不需要学习经济、金融等抽象深奥的专业知识来区别好战略与坏战略。比如,看一下美国政府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战略”,你就会明白里面缺失了很多基本要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所谓的“战略”根本没有分析导致国家安全局势恶化的深层次弊端。因此,美国政府不可能集中资源和行动把问题解决好,唯一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公共资源转移到了银行手中。要作出这个判断,你不需要拥有宏观经济学博士学位,只要明白好战略本身的本质就足够了。

坏战略不仅仅是好战略的缺失。坏战略虽然是建立在错误根基上的虚幻的大厦,但也有自身的优点和逻辑。坏战略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没有认真分析当前形势引发的真正问题。领导者可能错误地将战略工作等同于设定目标,而不是解决问题,最后就导致了坏战略。此外,领导者因为不想伤害任何人而不愿作出艰难的抉择,导致所谓的战略只是试图把各方观点纳入其中,而没有把资源和行动集中起来解决问题。

坏战略的悄然蔓延对我们所有人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战略中的目标和口号过多,政府越来越没有能力解决真正的问题。公司董事会批准的战略规划实际上只能算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的教育体系有很多的目标和标准,但却没能搞清楚办学成绩低下的原因,当然也没有把问题解决掉。我们唯一能采取的补救措施就是对领导者提出更多的要求。除了要求领导者有魅力、有愿景之外,我们还必须要求他们制定好战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