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战略,坏战略》第4章 为什么坏战略普遍存在?(9)

好战略,坏战略 作者:(美)理查德·鲁梅尔特


人们可能会说,如果大家听了这些空洞的话之后都很高兴,那又何尝不可呢?所有这些言论引发的问题就是:那些希望制定并落实有效战略的人深陷于空洞言论和反面例子的包围之中。而公众要么受到诱导而误入歧途,要么把这些言论像午夜时分的电视广告一样,扔进思维的垃圾箱里。

空洞的愿景不等于好战略

前面我讲过查德·洛根多么希望通过效仿通用电气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来经营他的图形艺术公司。韦尔奇建议“追求似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洛根想效仿韦尔奇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当时,杰克·韦尔奇被视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经理人之一。他通过著书立说、发表演讲以及接受大量采访等途径,阐述自己关于领导力、战略以及管理方面的观点。然而,就像深入研究《圣经》一样,无论你想要什么样的观点,都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不错,韦尔奇认为进行正式的战略规划是浪费时间,但他还说过一句相反的话:“实现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找出自身令人惊讶的特质,以获得具有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换句话说,就是对制胜之道形成深刻而有意义的见解。”不错,韦尔奇认为要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但他还说过相反的话:“如果你没有竞争优势,就不要参与竞争。”韦尔奇不让员工在家用电器、煤炭或半导体行业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他完全放弃了这些业务,而是让通用电气集中力量拓展他认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他也不要求被裁掉的那些部门的人同意自己的决定。因此,如果你想像杰克·韦尔奇那样实行管理,请注意他做了什么,而不是那些为他写书的人说他做了什么。

韦尔奇的名言“追求似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被励志类书籍奉为金科玉律、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数以百计的励志演说家、励志类书籍都会提到它。人们痴迷于积极的思想,并重视这种思想的励志作用和灵修作用,这其实可以追溯到150年之前的新英格兰,它是清教徒个人主义的变异。

新教改革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认为人们无须通过天主教会即可与神直接沟通。19世纪初期,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提出超验主义开始,美国神学界逐渐开始形成这样一种理念,即每个人都有可能同神进行沟通,因为每个人都具有神性,某些意识状态就是具体体现。

这种理念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就是玛丽·贝克·埃迪创立的基督教科学派,这一学派认为正确的思想和信仰可以消除疾病。到了1890年,这一宗教哲学派别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异,开始崇信思想的神秘力量,认为这种力量可以影响到自我之外的物质世界。这一运动被称为“新思想”运动,将宗教情感与如何获取世俗成功的建议结合了起来。其理论就是心系成功就会带来成功,而担心失败则会带来失败。

普伦蒂斯·马尔福德在写作励志类书籍之前曾经是一位喜剧演员和加利福尼亚的淘金者。他于1889年出版的著作《思想即物质》(Thoughts are Things)是新思想运动的开山之作,其主题如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