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找我1》德国仪器,你敢不敢“中国制造”?(5)

找我1 作者:黄铁鹰


我曾天天琢磨,那些材料好在哪里?当然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干货箱里铺的海运木材是哪里的?来自收购的南美洲叫特高霸的木材厂。那里产的木材密度大,防腐性能特别好,因此被称为海运木材。但是中集虽然用了不少进口东西,可是他们能很好地控制成本,做到了世界一流。在世界运输装备业,他们的“中国制造”能够令人竖起大拇指。我相信他们赚的一定不全是“苦力钱”。

张海蓉 天美(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不同行业发展有快有慢,分析仪器行业属于后者。

分享一组最新调查结果。2012 年世界著名咨询公司博斯的中国创新性调研,对工业制造、汽车、健康和生命科学、日用消费品、化工、能源板块的超过100 家中国企业和跨国企业的高管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跨国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45% 的企业认为中国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超过他们自身或至少与他们平起平坐,40% 的跨国企业将在中国研发的产品出售到其他国家,50% 的中国企业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可以看到,“中国制造”已经在逐渐改变低质量的形象,至少在某些行业,是走在前面的。

黄铁鹰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找同行网创始人

海蓉说:“日本的仪器直到今天仍属于夹在欧美品牌和国产品牌中间的档次,价格也如此。日本人的‘精益管理’对成本严格控制,导致使某些一眼看不出来的品质降低现象,如同日产车与德产车的差别一样。”一席话似乎点醒了我,仪表类似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使用者对这类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难怪,日本用的很多手术工具和设备都是德国产的!

刘文玉 北京仪器信息网首席执行官

我和海蓉是同行业的,我还是忍不住说两句:建议你继续支持你德国老板的设想,在中国并购一个公司或者投资建立一个公司。

近几年,国外同行业大小仪器公司都逐步在中国建厂了,说明了什么?相信你仔细分析过了。生产的控制、质量的把握如同前面同学说的,要靠你们自己德国公司的理念和经验来把控。“中国制造”一定是今后高科技仪器公司的首选。以目前国内科学仪器公司的“纯中国制造”水平,我不赞成合资或者代工生产。岛津在中国苏州快15 年了,是从一件产品开始的。当时的产品由于不被用户认可出现了大量积压,也出现过质量问题,但水滴石穿,如今人家一年几亿人民币的销售,还有35% “中国制造”产品出口欧美,这又说明了什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