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创客:新工业革命》第三章 从历史到未来(8)

创客:新工业革命 作者:(美)克里斯·安德森


目前,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在的曼彻斯特市中心是斯宾尼菲尔德(Spinningfields),这里在19世纪80年代曾是拥挤的纺织厂聚集区,每家工厂都拥有15 000台妇女劳动力织机和缝纫机。今天的斯宾尼菲尔德则是现代的商务区,高端时装店和新奇建筑林林总总。在一栋二层小楼的服装店玻璃橱窗里,展示着几百台老式胜家缝纫机搭建的艺术装置矩阵,折射出该地区的工业过往。当然,店中的大部分服装是中国制造。

由斯宾尼菲尔德往北几个街区就是北角,这里的一些旧纺织厂库房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了高端设计工作区,成为网络公司、游戏开发商和图形工作室的新家。这里是曼彻斯特转型成为数字中心的展示范本。也许曾经武装了工业时代的设计与工程技术并未消退,随时准备在媒体、娱乐和营销领域大展身手。(但现在下结论仍然为时过早,大部分空间依然有待利用,而且政府向已经进驻的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

再往北走几个街区,就到达了顶着漂亮名头的新伊斯灵顿区,此处就能看到更多重塑曼彻斯特的不确定性。新伊斯灵顿区内大部分还是废墟:维多利亚时代的工厂只剩下了破败的旧址,屋顶塌陷,窗户早就不翼而飞了。由于已被列为历史遗迹,这些老房子禁止拆除。但保持原貌重建(如历史建筑名录要求)的成本与风险都高得惊人,因此这些厂房就一直矗立在那里,慢慢地腐朽下去,提醒着人们已经逝去的帝国辉煌。虽然其中一些房屋确实在最近的房地产泡沫中引起了投资商的兴趣,但最后还是未得善终:现在成了一个又一个围起来的工地,但均处于停工状态,尴尬地凝固在了过去与未来之间。在无尽的拖延中,这些房子为该地区蒙上了一层无人工作的废弃工地的颓败色彩,碎石遍地、灰尘飞扬,毫无生气。

但在这样的后工业景观中,仍然存在一些希望与增长,比如在曼彻斯特某条运河的河岸边,与旧时霍乱医院毗邻的旧工厂厂址目前已经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高层建筑,上面一层与底下一层都呈一定角度,并且喷涂了粉、棕和桃红等完美搭配的色彩。大概由于设计师在堆叠薯条时找到了设计灵感,这座建筑就被称为“薯条”,是现代工作、生活和娱乐空间的范本模型。上面若干层是公寓,最下面几层是餐馆和购物中心,中间层则是写字间。

毋庸赘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对建筑行业的打击最大。该建筑中的餐馆和咖啡馆工程项目自然停工,而且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住在商用楼里。因此,该建筑的所有者决定,与其让这座建筑空置,不如在此进行一项重现曼彻斯特昔日辉煌的实验:他们将建筑物提供给地方制造业协会使用,作为未来产品制造的实验基地。目前,这里是曼彻斯特微型制造实验室,也是英国第一家微型制造实验室。

微型制造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创客空间,以尼尔·格申费尔德的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在10年前创立的模型为基础建造—微型制造实验室源于格申费尔德在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热门课程“如何制造(几乎)任何东西”。每个微型制造实验室(写作本书时,共有53个此类实验室分布在全球17个国家中)至少配备一套数字制造工具,包括一台激光切割机、一台刻字机、一台大型数控家具制作机以及一台小型电路板制作机、基本的电子设备,有的实验室还有3D打印机。这些实验室有时会配备更传统的机械加工车间工具,比如金属车床和钻床,但通常更多地配备较小型成型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