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墨者墨》认识了帕斯卡(1)

近墨者墨 作者:吴鸿


认识了帕斯卡

以前读书不用功,不知道帕斯卡是谁。这次去台湾,买了一本心灵工坊出版的《活着,为了什么》,才知道帕斯卡是个什么样的人。

每个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帕斯卡原理”,我学过物理,却不知道帕斯卡。喜欢数学的人都玩过“帕斯卡三角形”,我却没玩过。

研究文学史和哲学史的人,把帕斯卡与卢梭并列为浪漫主义的先驱,我不知道,汗颜得很啊。

读了《活着,为了什么》后才知道,他还是宗教哲人,他的《沉思录》“是一盏永恒不灭的烛灯,照亮着每个寻求者的心灵”的书。

帕斯卡是十七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天才思想家。与思想泰斗笛卡儿齐名,一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却只存世短短三十九年。

帕斯卡出生在法国中部小城克雷蒙菲宏,三岁时母亲就离开了他和他的姐姐与妹妹,他的父亲是政府的税务员,博学多闻。父亲非常宠爱孩子们。帕斯卡自小体弱多病,父亲就亲自教帕斯卡读书,学习历史、拉丁文和希腊文。虽说父亲自己很热爱数学,却并没有教他。父亲认为学数学太伤神,不适合帕斯卡的智能发展。

帕斯卡十二岁时,一次看到父亲在读一本几何的书,就问父亲“几何学是什么”,父亲并不想告诉他太多,就说是研究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等图形的学问。

没想到父亲的话让他对几何产生了兴趣,根据父亲的简单介绍,他自己开始摸索,有天他高兴地告诉父亲,他发现“任何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总和永远等于一百八十度”。他的父亲听后忍不住哭了,搬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让他在数学的殿堂里遨游。

十三岁他发现了“帕斯卡三角形”,十六岁就写出了一篇关于圆锥曲线的论文,引起了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的注意,笛卡儿不相信是少年帕斯卡写的,以为是他父亲的作品。

十七岁时,帕斯卡写出了四百多个关于圆锥曲线的数学定理,十九岁,他为了父亲在税务计算上的麻烦,发明了一台计算机,据说是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他发明的计算机有五十种之多,现在的巴黎艺术与技术博物馆能看得到一些收藏。

说起他在数学上的成就,简直是说不完了,他还与著名的数学家费马共同研究赌博问题,这项研究奠定了“几率论”的基础。

他研究的摆线问题,给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微积分以刺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