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墨者墨》苏白肉豆汤饭(2)

近墨者墨 作者:吴鸿


这道菜的发明人是一位姓王的大姐,冠以苏姓,是因为她先生姓苏。发明这道菜时她还在国营的一家餐馆,不便署她的名。十年前以“苏白肉”的名参加成都名小吃的评比,得了名小吃的奖,现在这个奖牌还在她简陋的餐馆里挂着。

她告诉我说,她曾在滇味餐厅工作,当时是一级厨师。滇味餐厅也是成都的名店了,一直与陈麻婆豆腐店一墙之隔,几乎与麻婆豆腐齐名了,一个滇字,让它在四川没有了地位。现在仍在营业中,主要是吃过桥米线。

这道菜是让我一直充满联想的一道菜,当我听说她是滇味餐厅的厨师时,我是终于明白了她这道白肉为什么这样做了。

煮到刚熟,是因为在过桥米线的滚汤里还有再次烫熟的机会,会更熟。不至于让食客们觉得是生的感觉。在拌白肉里,用作料免去了人们生的疑虑。

切得薄,是为了在米线汤里迅速更熟,因汤在碗里,会冷却得快。在拌白肉中,因为薄,肉就入味也快。

切得大片,因为在米线里,肉毕竟是配料,一般只有两片,真是让人感觉很实在,其实因为切得薄,量并不大。在拌白肉中也是同理,大片了也好看,也是她做这道菜的习惯使然。吃过滇味餐厅的朋友,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

既开店叫苏白肉豆汤饭,那豆汤也应是她店里的特色。的确不错,家家都能做的烂豌豆肥肠汤,只是我怀疑她是把肥肠与猪蹄共煮,或是煮肥肠汤时加了猪蹄,我认为只是豌豆的淀粉是不足以有那样的黏合度,应有胶质,因此想到了猪蹄而已。我问过王大姐,她不承认,或不愿透露,只能由我胡乱猜测了。

喔,差点忘了,地址在鼓楼北街。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日

《近墨者墨》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