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沈从文家书(1966-1976)》天安门前,也恢复运动前节日景象(3)

沈从文家书(1966-1976) 作者:沈从文


王家和鸣即已从广播学校毕业,等待分发,月拿卅九元工薪,其实只上课半年。本院子还有四五个中学生,都长得如一个成年人,事实上报刊即不常看,也看不懂,升学大是问题。前后院子待上小学的可能过十位,无学可上。小黑蛮已完全如一大人,十分胆小怕事,升学无望。小黑妮也大了许多,经管家中大小事务,相当精明,也十分有用。大一天有的是工作,不加入什么打、砸、抢,却和几个同事抓大方向,配合新形势搞学习,搞大标语和语录,作得很好。厂里生产也近于停顿,因为谁也无兴趣抓。学校还是争得激烈,大喇叭在半夜里广播,闹得人无法安睡。如何转入“斗私”,还要费一点力,费相当时间。若不是上面布置生产任务,则“抓革命,促生产”必然会落空。我们过去只知道“事难成而易毁”,是二千年前古人说过的,译成现在语意,即“摧毁容易,创造完成比较难”。不太明白“易放不易收”的道理,经过这次运动,自然也懂得深刻了许多。又说“人的工作最不容易做”,到具体问题上,才明白真不容易。面对现实千头万绪待一一处理,最辛苦的大致应数周总理,前不久就还有人专打他的麻烦的。你想想,这怎么成?

陈老总在外交场合已不大露面,一切事也将由总理直抓。

“斗私批修”照我们点点滴滴认识,前者费力大,且必须在较短时间来解决,才能进一步批修。若批修只是抓最大当权派中一小撮走资派,刘邓等等及旧市委彭刘等等,新报刊提的新材料已对多数人失去吸引力。各院校新报刊关于“斗私”,多在做文章,总做不过《人民日报》、《文汇报》。因为这件事是要从实践中去解决,文章可不能解决的。批修新文章以文化系统文章多,但有的已近于反复其词,或勉强上纲,缺少说服力。骂得虽凶,而道理讲得并不透。在本市人看来,已不怎么得到启发,外来人或者还会感到兴趣。因此听说曾有通告,校中报刊出售限于本校,不外售事。虽未实行,也可明白除泄密外,还有些别的问题存在(如和中央统一口径问题)。总之,全盛期已成过去了。除非有什么新的发展,人的活动范围在有一定限制,而报刊行销也会不如过去热闹。

从报上知道,格瓦拉死了,我们听说都感到痛苦惋惜。

妈妈从你来信中知道红红的种种。什么时候得便,照个“全家福”相来。告之佩,不要一定是双眼皮,就尽她睡着也无妨。都希望看到她长得傻呼呼的,就觉得有意思。只要健康,作傻丫头不妨事!同院住了个小机伶,四岁了还每天必哭,或在地下放赖,瘦骨伶精的,不可爱。我们希望小红红小时傻傻的好。只要结实,好性格,快乐自得,见事即学就好了。小小的应当让她学洗脸、洗手、拿拿筷子、服服务好。这么办也能增加她的能力和自信心。秋天来还是和尚头?照我们想,快到梳两小蜻蜓了。

爸爸

十月廿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