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沈从文家书(1966-1976)》时代动荡大,个人太渺小了(1)

沈从文家书(1966-1976) 作者:沈从文


时代动荡大,个人太渺小了

小弟:

寄来报纸已收到。大哥和妈妈和我,都觉得办得认真,很好。从印刷上也极令人满意。只是照大哥意见,文章似乎深了些,长了些。还得学学《文汇报》,句子短、篇章短,读者或比较易引起兴趣。要注意多数人水平,我和妈妈同意这点建议。“深入浅出”是文章理想,值得努力,用用心。来信可以告我们,那些是你写的。让我们知道,更容易谈印象。希望知道些。特别是比较重要的文章。

这里已快到移炉子去檐下时候。我们得换小煤饼,大致免不了要经过些“麻烦”,才掌握得住。不至于中途熄灭。(写到这里,王同志又送了九百大饼半块,看来可烧到年底去了。还是从朝阳门拉来的。为码得齐齐整整,说不出的感谢!)今年北京不雪而久旱,山区庄稼、果木,或许都受一定影响。需要落雨!

在此亲友都还无大事故。院校“大联合”还在酝酿中,到“三结合”或者还要点时间。“斗批改”自然更得顺延下去了。听大哥说,他工厂、学校大联合还比较顺利。出去人约三分之一,正召回。三结合必涉及解放一大批人问题,这就复杂多了。几个著名大学,有的出去人或者多了些,一一找回来,大致得费点时间。师生职工都走,不是一二月能办到。小机关,有的劲头一过,战斗组一散,联合委员会也不免受影响,即成“自然解体”现象。因为夺权易,用权即相当难。“抓革命,促生产”,想具体落实不容易。关键性似乎在如何三结合,解放业务干部,解放他们以外,还同时得恢复党的领导作用,才可望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来斗批改。有些机关可能在大联合问题上即停住了,有些则在三结合上停住。机关大,口舌意见多,麻烦自然也就会多一些。如何促进,情形或各不相同。妈妈机关则似乎揪的人多了点,造反派倒是一面倒,不闹纠纷。最复杂多反复的,是科学院社会学部。戚事一出,一派垮下,一派抬头,新变化大。是否还会有反复?无从明白。卞诗人身在其中,也搞不清楚,因为许许多多问题,全不懂。还有是懂自己单位,不懂全局,也还是说不出所以然!无从估计明天。因为全局似只中央文革懂。但各部门发展变化,文革似乎也难估计。由于面太广,涉及问题又太多。

美院听说十分八九教授还揪住不放。文艺口一出问题,金敬迈、李英儒、刘巨成似均出了问题,牵连必相当多。不可免也会影响到文艺院校机关革委会方面人事。报刊上正式谈这问题并不多。有反复曲折,则可以想象得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