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文学大师谈》第六章 宋词(29)

中国文学:大师谈 作者:郑振铎


二、南宋词人

南宋词的三个时期——雅正的趋势——赵鼎、岳飞等——康与之与张孝祥——辛弃疾——陆游、范成大、刘过等——姜夔——史达祖等——吴文英——黄昇、王炎等——蒋捷、周密、张炎、王沂孙——陈允平、文天祥、汪元量等

南宋词与北宋的一样,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词的奔放的时期。这时期恰当于南渡之后,偏安的局面已成,许多慷慨悲歌之士,目睹半个中国陷于“胡”人,古代的文化中心,千年以来的东西两都,俱沦为“异域”,无恢复的可能,颇有些愤激难平,“髀肉复生”之感。在这样的一个局势之下,诗人们当然也很要感受到同样的刺激的。这个时候的诗人,做着“鼓舞升平”或“渔歌唱晚”的词,以涂饰为工,以造美辞隽句为能的当然也很有几个。然而几位可以代表时代的大诗人,如辛弃疾,如陆游,如张孝祥他们,却是高唱着“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的,高唱着“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张元幹《贺新郎》的,高唱着“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张孝祥《六州歌头》的,高唱着“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的。总之,他们是奔放的,是雄豪的,是不屑于写靡靡之音的。柳永直被他们视为舆台。周美成的影响,也不很显著。苏轼的第一类的词,即“大江东去”一类的政论似的词,在这时却大为流行。一时有许多人在模仿着。最初是几位慷慨激昂的政治家在写着,以后是有天才的辛与陆,再后是刘过诸人。这一类的词的流行,完全是时代所造成。一方面为了金人的侵陵,一方面也为了苏氏的作品,受了久压之后,自然的会引起了许多人的奔凑似的去欣赞他、模仿他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