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教育大师谈》第五章 职业(5)

中国教育:大师谈 作者:蔡元培


恒产恒心

孟子有言,无恒产者无恒心。此实被佣者之通病也。惟无恒心,故动辄被人指嗾,而为疏忽暴戾之举。其思想本不免偏于同业利益,而忘他人之休戚,又常以滥费无节之故,而流于困乏,则一旦纷起,虽同业之利益,亦有所不顾矣。此皆无恒心之咎,而其因半由于无恒产,故为被佣者图久长之计,非平日积恒产而养恒心不可也。

教育农民

农夫最重地产,故安土重迁,而能致意于乡党之利害,其挚实过于工人。惟其有恒产,是以有恒心也。顾其见闻不出乡党之外,而风俗习惯,又以保守先例为主,往往知有物质,而不知有精神,谋衣食,长子孙,囿于目前之小利,而不遑远虑。即子女教育,亦多不经意,更何有于社会公益、国家大计耶?故启发农民,在使知教育之要,与夫各种社会互相维系之道也。

我国社会间,贫富悬隔之度,尚不至如欧美各国之甚,故均富主义,尚无蔓延之虑。然世运日开,智愚贫富之差,亦随而日异,智者富者日益富,愚者贫者日益贫,其究也,必不免于悬隔,而彼此之冲突起矣。及今日而预杜其弊,惟在教育农工,增进其智识,使不至永居人下而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