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教育大师谈》第九章 生活即教育(4)

中国教育:大师谈 作者:蔡元培


现在我们这里的主张,终于已经到了实现的时期了,问题是在怎样实现。这一点可以分作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两者是分离而没有关系的。

第二个时期,是教育即生活,两者沟通了,而学校社会化的议论也产生了。

第三个时期,是生活即教育,就是社会即学校了。这一期也可以说是开倒车,而且一直开到最古时代去。因为太古的时代,社会就是学校,是无所谓社会自社会、学校自学校的。这一期,也就是教育进步到最高度的时期。

其次,要讲生活即教育与社会即学校,有几方面是要开仗的,而且是不痛快的,是很烦恼的,而与我们有极大的冲突的。

第一,在这个时期,是各种思潮在中国谋实现的时期,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教育所支配的许多传统思想都要在此时期谋取得它的地位。第二,是外来的各种文化,如德国的文化中心的教育,英国的绅士的教育,美国的拜金教育。第三,是外国的都在中国倾销,从各国回来的留学生便是推销外国文化的买办。

现在先说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即教育是有冲突的。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分析起来,就是天理与人欲,以天理压迫人欲,做的事无论怎样,总要以天理为第一要件。

他是以天理为一件事,人欲为一件事。人欲是不对的,是没有地位的。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之下,人欲是有地位的,我们不主张以天理来压迫人欲的。这里,我们还得与戴东原先生的哲学打一打通,他说,理不是欲外之理,不是高高地挂在天空的,欲并不是很坏的东西,而是要有条有理的。我们这里主张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并且要和戴东原先生的哲学联合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