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易智慧·大师谈》第一章(8)

周易智慧:大师谈 作者:(清)杭辛斋


八字命爻

胡氏煦《周易函书》,原文多至一百余卷,后虽节录为《约注》《约存》《别集》,尚有三十余卷,亦《易》说之大观矣。其全书纲要,以《系传》“开而当名辨物”一语为主。谓:“伏羲先天图,以黑白二色分别阴阳,皆连贯若环。至文王始开而为八卦,开而为六十四卦。”以为发千古未有之秘。其实周子太极图,阴阳相互,分为三层。胡氏所绘之先天小圆大圆图,即由周子太极图衍而成之。又拆之为八卦六十四卦,谓为文王所开,其牵强固不待智者而知,即其本书中亦往往不能自圆其说。盖八卦不但有其象,尚有其数,若以黑白二色分别阴阳之爻,将一九四六之数,亦以黑白二色代之乎?其诬不待辨而明矣。然其于《易》理,致力颇深,融合汉宋,时有心得。瑕不掩瑜,三书之可取者甚多。其八字命爻之说,尤为详人所略,语极精到,大有于初学。特约其大意如下。

圣人命爻之义,有十二样笔法,阴阳各六,九六分称是也。然其因卦论爻,因爻论卦,而三百八十四爻之义,已各各迥别。顾此十二样笔法,论其寓意止有八字,初上九六二三四五是也。

何以初命为“初”,上命为“上”也?曰:圣人立卦,止于三爻,不以两画,不以四画,其妙正在于此,何也?以天下之物,各有其位,位之所乘,各有其时,时与位合,而参差不齐之数出焉。圣人设卦立象,凡以考时之所值,位之所乘而已。然时有三候,位有三等,故立卦亦止于三爻。何云“时有三候”?曰:此概辞也。今但取一时,铢铢寸寸而较之,虽累百千万,不足尽此一时之数矣。譬自盘古开天以及尧舜,其中历年原不可考,今以三候约之,曰:此古之初,此古之中,此古之末,则无不可以意会者。近世科学家研究历史地质等学者亦概用此法。又一岁十二月,今亦以三候约之:为岁之初,岁之中,岁之末,亦无不可以意会者。下至时日亦然。是流行之机,或远或近,或舒或促,皆无有逾此三候者也。何云“位有三等”?曰:此亦概辞也。今但取一物铢铢寸寸而数之,累千百万,不足尽此一物之位矣。譬若立五尺之竿于此,以三等约之:上者上,中者中,下者下,尽之矣。又立千尺百尺之竿于此,亦以三等约之:上者上,中者中,下者下,尽之矣。是形器之属,或高或卑或广或狭,均无有逾此三等者也。况上古民淳事简,以三候约时,以三等约位,得其大概,已可共喻。后世知识日开,人事日繁,一岁之候,分而为月,又分而为日,又分而为时刻分秒,细分之至于毫厘丝忽之不可尽。其于位之大小长短,亦复如是,皆其细已甚者也。至约以三等三候,曾有出圣人之范围者乎?凡有位者必有时,于是乎有上之时,中之时,下之时。凡有时者必有位,于是乎有初之位,中之位,末之位。圣人欲以卦象尽天下之物,则不得不体物象所自具之时位而命之爻,所以三爻之设,决不可以增减也。然就三爻而立之名,则取时必遗位,取位必遗时,圣人知阴阳必偶,而物生必先气而后形,于是乎立为重卦,以时而命内卦之初,明乎气之肇端,于此始也。以位而命外卦之上,明乎形之成质,于此定也。周公释爻,每兼时位,职是故也。时阴而位阳,时虚而位实,时由乾出,位由坤始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