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易智慧·大师谈》第六章(1)

周易智慧:大师谈 作者:(清)杭辛斋


第六章

君子有攸往

坤《彖》曰:“君子有攸往。”读者于此一句,往往忽略,顺口读过。而自汉以后,讲《易》者无虑千数百家,亦均未着眼于此。宋儒或以为占辞,以君子指筮者,则更为无稽。须知此卦为六十四卦之第二卦,上承六十四卦第一卦之乾卦。文王于乾《彖》,只系以“元亨利贞”四字,以概括乾德,即以概括六十四卦。以乾为天行,荡荡莫名,舍此四字,实无可以表示乾德而概括无遗者。坤以承乾,故亦首系以“元亨利牝马之贞”,“牝马”二字,绾合乾坤,以示阴阳合德,刚柔有体,所谓立天之道,立地之道者,皆以此“元亨利贞”四字挈其纲矣。然天地之道,非人莫明,天地化育,非人莫参,先圣作《易》,原以明人道以立人极,故于坤《彖》“贞”字之下,即大书特书曰“君子”,所以正名定分,乃《周易》开宗明义之第一特笔也。读者疑吾言乎?试即文王六十四卦之彖辞索之,可比较而得之矣。谦为人道之卦,曰“君子有终”。否曰“不利君子贞”,同人曰“利君子贞”,皆此“君子”也。周公系爻于乾三之“君子终日乾乾”,孔子赞《易》,六十四卦《大象》之“君子”,皆述文王之意,所以阐发此一句“君子”两字者也。乃后人犹不注意,不将前圣后圣垂教之苦心,一笔抹煞乎?“有攸往”者,乃郑重指导之辞,三字具有无穷深意,亦不当忽略读过。此“有”字,乃全《易》开卷第一“有”字,即《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与“有男女有夫妇有父子”及“礼义有所错”之“有”,言既有乾“元亨利贞”,既有“坤元亨利牝马之贞”,而后“君子”始“有攸往”之可言矣。“攸”者,安也,久也。“往”者,进也。上言乾坤之“元亨利贞”,乃天地之道,循环而无端者也,而君子以参赞天地,乃进化而不已者也。故曰“有攸往”。与近世哲学家所谓天行之往复为循环线,人治之进化为螺旋线,其理正相吻合。以下六十四卦,皆根此立言,以明人事之是非得失而定吉凶。自读者将此重要之经文滑口读过,宋人不得其解,更以“君子”二字为指筮者而言,于是全《易》《彖》《象》,皆索然毫无生气,孔子之《大象》所谓“君子以”者,亦味同嚼蜡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