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2013:关键问题》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为何不同步(6)

中国2013:关键问题 作者:胡舒立


征税过多既不利民富也伤害内需

劳动收入增长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征税过多。政府所得和开支太多,必然会妨碍劳动收入的增加。

一项对三十几个国家政府开支在1995年到2007年之间的变化的研究发现,政府开支有增长的国家,其工人工资平均增长速度接近3%;而政府开支减少最多的国家,劳工工资收入增长最多,平均年增长6%。政府开支减少最多的国家,工人工资增速要比GDP增速高出0.8%;而政府开支没减少反而增加的国家,他们的工人工资增长速度要比GDP的增速慢1.2%左右。

中国的情况同样也能说明这一点,特别是今年(2010年)前5个月,按照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国家财政税收同比增长了30.8%。过去四五年,国家财政税收的增速是GDP增速的2~3倍。GDP是一个大饼,政府这边越多,必然意味着民间得到的那一份越少。从1995年到2007年,如果去掉通货膨胀率,国家财政税收累计增长了6.7倍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长1.7倍,而农民才增长了1.2倍。

1978年,整个国家的财政税收相当于3.3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1995年时下降到最低点,财政税收相当于1.5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的头十几年,确确实实在往小政府方向发展。但是到2009年,我计算了一下,财政税收是3.9亿城镇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这里做的计算只包括预算内的财政收入,还不包括土地销售得到的收入,也不包括那些国企赚到的利润。

如果以农民的纯收入作为基数,2009年的财政税收约为6万亿元,等于是13.8亿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整个中国的农民数量还没有那么多,这更说明政府得到的钱是多得多么离谱。

如果征税权力不受限制的话,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只会继续下降,这个局面无法改变。国有资产和国企股权使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资产升值,绝大部分由政府独享,老百姓享受不到该有的财富效应。可见,国有经济体制是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很低的根本原因。

而在美国,其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在同样的几十年内一直是上升,政府开支在下降,和中国正好相反。

如果不进行政治改革,不对征税权进行根本性制约,不对国有资产进行民有化改革,那么,政府得到的会越来越多,民间得到的会越来越少,劳动者的所得份额只会越来越少。没有政治改革、民有化改革,这个趋势就很难改变,如果这个趋势不改变的话,就意味着不仅仅更多的农民只能做农民工,而且很多城市人口得到的GDP份额也会越来越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