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万事民为先》顺应民意,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5)

万事民为先 作者:林良旗


几十年后,当年的国民党高级军事指挥官的后代寻解父辈成为共产党手下败将的原因,当他们看到千百万农民自愿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和热情支前的史料时,感叹不已,不得不承认,共产党胜在顺民意、得民心,而民心尽失的国民党注定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

国际上对国共两党胜负的原因也已有定评。

原美国新闻处处长,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费正清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在取胜,是因为它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组织起来了。国民党有过20年的时间可以去做这件事,但是它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共产党组织农民确有一套,泼辣、坚决,但是有利于群众,极具号召力。共产党的成功,恰恰反映出国民党在组织农民成为国家政权基础方面的无能和失败。[1]

为民掌权,革命党变为执政党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逐步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的问题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新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新中国的政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新中国的政权要为什么人谋利益?

面对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响亮的回答。早在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正处于由战略防御阶段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的关键时期,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在这个宣言中,毛泽东分析了当时国内政治形势,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其中第一项是:“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2]毛泽东强调,这些政策是适合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的要求的。

为了更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更好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中共中央于1948年4月30日发出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和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同时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团结起来,迅速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如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口号提出之后,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引起海内外许多关心中国命运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的极大关注。5月5日,在香港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王绍鏊,中国致公党陈其尤,中国农工民主党彭泽民,中国人民救国会李章达,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蔡廷锴,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谭平山,无党派人士郭沫若等从香港联合致电毛泽东,盛赞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五一”口号。电文说:

南京独裁政府窃权卖国,史无先例。顷复与美国互相勾结,欲以伪装民主,欺蒙世界。人民虽未可欺,名器不容假借,当此解放军队所致,浆食传于道途;武装人民纷起,胜利已可期待。国族重光,大计亟宜早定。同人等盱衡中外,正欲主张,乃读贵党“五一”劳动节口号第五项:“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密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曷胜钦企,除通电国内各界暨海外同胞共同策进,完成大业外,特此奉达,即希赐教。[3]

[1] 张彦编译:《中共为什么会胜利》,《炎黄春秋》,2009年第9期,第61页。

[2]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7页。

[3]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1945—1949)》第6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6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