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特风暴》被压缩的地球村

推特风暴 作者:王玉环


第二章

推动世界的“微”力量

至2008年的5月,Twitter已经由一只奋力起飞的幼鸟,成长为在蓝天中翱翔的雄鹰。在这之后,Twitter已经真正成熟起来,从它的嘴里发出的不再是嘀咕呢喃,而是足以影响世界的长鸣。

被压缩的地球村

1967年,一个很有前瞻性的词悄然出现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地球村(global village)。这是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在深刻分析了现代科技与传媒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后,概括而出的结论:交通工具的进步和传播手段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形成的交往习惯。时空的阻隔不再是绝对的障碍,信息可以通过各种传媒途径,跨越现实的种种障碍,实现交流与互动。这个时候,绝对的物理时空概念在传播领域似乎变得多余起来,文化的差异也不再那么重要,整个地球被抽象地压缩为一个并不大的小村子,在这里信息的交流与互动不再那么麻烦。

地球村形象地概括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方式的跨越式变革。尽管此刻我在世界的这一端,但通过手机、网络和其他通讯工具,我可以方便地与世界另一端的你进行沟通和交流,就如同从家里走出来,到楼下超市买一瓶啤酒那样简单便捷。或者还没等我走到超市,沟通就已经完成了!

这种速度和效率在19世纪时还是无法想象的,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了现实,并且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地球村的尺寸还在被持续压缩之中,变得更迷你、更微缩。而Twitter等微博产品的出现,加速了这种压缩的速度——世界变得太渺小,小到我看见一只飞碟,抓拍后上传到网络,在1秒钟之内就可能会让世界各地千千万万的人同时看见它。或许此刻,飞碟还没来得及飞走呢!

你能想象这样的效率么?就算是最简单的一句“嗨”,如果让你用传统的方式对1000个人说,你需要用多长时间?要耗费多少体力?如果是10000个人呢?如果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10万个人呢?100万人呢?你能保证在有生之年拥有足够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本让他们都亲耳听到你的声音么?但是Twitter可以让听起来如天方夜谭一般的事情变得触手可及——你只要打开电脑或者掏出手机,输入一个“嗨”,发起一个类似于“向100万人打个招呼”的帖子,很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使这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事情变成现实!

这看起来实在太奇妙了!简直有些无法想象!可它就是现实存在的,并且真真实实地摆在你面前——你不需要学习专业的知识,不需要拥有惊人的财富,也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生命和时间,你只需要有这种加入的意愿,并且真真正正参与进来,那么你就可能获得这样超乎想象的力量——一呼百应?不!应该是一呼千应、万应或者更多!

在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客服务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变得那么微乎其微,以至于有时候可以忽略不计!在地球彼端发生的事情,可以通过即时的通讯变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你可以通过Twitter与世界任何角落的人们共同经历一些事情。可以说,Twitter的出现压缩了地球村感官上的大小。信息的无障碍流通使我们和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们可以无限接近。

或者你会质疑,Twitter不过是一款网络科技产品,它不从事物质生产,也不具备实体的形态,它只是一种概念、一种技术,怎么会拥有这样的惊人到可怕的影响力?为了解开这个疑惑,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是如何实现的吧。

为了能更清楚地看到这个过程,我们先来接触一个看起来似乎很专业的概念——六度空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