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价值百万美金的7堂人生经营课》成功要诀之一(30)

价值百万美金的7堂人生经营课 作者:(美)迈克尔·埃尔斯伯格


达斯汀·莫斯科维茨的故事

2004年年初,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在一家计算机系统公司上班,一周工作20小时,同时他又是哈佛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一周要花40小时上课和完成作业。

而后他和同伴们开始在业余时间合作一个名为Facebook.com(脸谱网,即Facebook)的小项目。

谁能想到,当时的Facebook.com会发展成人类交际和社会生活史上最为重要的工具。那时候的Facebook不过是几个孩子坐在宿舍里摆弄出来的东西,它只有六七千名用户——这比当时许多公司吹嘘的用户数量要少很多,当然,这些公司如今都已经倒闭了。

“风险就在于,当时有很多大的竞争者。我们觉得,如果这些公司能当机立断地采取行动,那么我们一定会被击败。Friendster、MySpace(聚友网),甚至是LiveJournal当时的用户数都比我们要多很多。”达斯汀告诉我。

“在我们开发Facebook的前一个学期,一个名叫亚当·戈尔德伯格的人在哥伦比亚创建了CU社区。现在他成了我的朋友,他有很好的人脉,他一看到我们开始实施多元大学战略,就马上积极效仿。那时候这可不是什么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看上去像是个好机会,但是竞争者相当多,而且我们很有可能会被击败。我们也想过,谷歌也随时有可能会加入进来。2004年的时候他们能轻而易举地获胜,当然,现在不同了。”

达斯汀·莫斯科维茨、马克·扎克伯格还有克里斯·休斯是大学伙伴、室友,也是Facebook的共同创始人。2004年夏天,他们做了一个著名的决定,那就是搬到帕洛阿尔托(位于美国加州),秋天再回到哈佛。“但是,6月底的时候,用户数量达到了1.5万。我们想,即使一周没有60或80小时的课程和作业,也没有兼职工作,时间也还是不够的’。我们开始问自己:‘下学期回学校一边办公司一边学习,这样能行吗?’我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不行,如果这样做,可能两边都顾不了。’所以,马克和我决定不再回哈佛了。”

达斯汀讲到这里,我便问他:“对世界上的很多人来说,进了哈佛就意味着一种巅峰成就——一旦你从哈佛毕业,你的人生基本就安定了。你已经达到了那种顶峰状态,Facebook在短短6个月内又表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毕竟那时你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会被击败。那么你是如何决定去冒这个风险的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