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盗梦好莱坞》《2012》(4)

盗梦好莱坞 作者:郝建


杰克逊对家人经常忽略(如郊游时忘了为儿女带蚊虫药),家人对他的态度也使他难堪甚至伤心,儿子诺亚对他都直呼其名,会在他面前夸继父戈登,会在发给继父戈登的手机短信中否定他。但是,灾难来临时,杰克逊会当机立断来挽救整个家庭。得知真有灾难和拯救人性命的方舟,杰克逊立刻去用手表为代价雇用一架飞机。他开着汽车把一家人连同凯特的现任丈夫一起救出洛杉矶。接着果断地冒险降落在黄石国家公园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找到了查理的那张地图。最终,他带领家人历尽千难万险来到中国西藏的卓明谷。但是,到了方舟跟前杰克逊才知道自己与财大气粗的俄罗斯大款尤里有什么差别--他们作为普通的小人物并没有登上诺亚方舟的通行证。但结果是,杰克逊父子奋勇在大水中解决了被卡船舱门机械故障,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家庭,也拯救了船上的大家。

这种对个体肯定的文学和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城邦政治、贸易交换、平等理念等一系列文学叙述和思想理念,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而这些善的理念和对英雄的赞扬则可以从美国的西部片、警匪片、战争片中看到其在故事中的显现。影片以小人物开场,首先赢得观众的亲近感与认同感,以英雄收尾又给观众以安全感、信任感。对于消极犬儒的观众,故事给予稳定与安慰,对于积极主动的思想者,影片则给予认同、反省与思考,影片的故事情境为什么要逼真可信,为什么要有认同感,因为这样才会将一个可以逃避,但同时又是严肃的问题放在每一个观众面前:假如是我,我会怎么办?

本片提出的思考是:人类面临毁灭,只有少数人能得救,这时我们怎样选择拯救对象。是按政治地位和金钱决定、按基因决定还是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获救的机会?这主要表现在阿德里安与白宫高官卡尔的矛盾与冲突中。序幕中就埋下了两人的矛盾因子,阿德里安急着告诉大家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消息,卡尔却忙于筹集政治资金。此时的镜像语言中,卡尔是近景、形象高大,与此对比的是阿德里安的中景、矮小、处于后景,暗示着两人的力量对比之悬殊。直到经过多次争执、谈话与博弈,阿德里安以人民有权知道真相、人类应该互相帮助的人道主义言论与立场战胜了卡尔的反人道主义傲慢与偏见。后者嘴里总念叨着“我们的任务是人类的延续”“事情发生后维持政府的存在”。

西方一直有着深厚的个人主义传统。在基督教看来,上帝创造了人,并赋予每个人灵魂,这给了人存在的意义以及他作为个人的基本权利。而且,由于承认人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社会等级完全不同的人寻求着同样的灵魂拯救,期待着同样的最后审判。上帝对人不论其财产门第,一视同仁。影片中美国总统引用自己逝去妻子的话表示对均等机会的一种伦理肯定:你应该抽签,让每个人都有机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