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路向南·拉美篇》登上“铁耗子”号(2)

一路向南-拉美篇:我的拉美摩托车日记 作者:谷岳


小小的卡尔提港口看上去像是一个边境岗哨。库纳族人曾经生活在如今哥伦比亚的所在地,后被西班牙人驱逐。他们向北、向西迁移,一直定居在这片地区以及海上的岛屿。库纳族的妇女头戴色彩艳丽的头巾,身穿图案精致的绣花裙和绣花上衣,手臂和双腿戴着五彩缤纷的镯子,叠在一起成了漂亮的长袜。

我们的车沿着小小的混凝土码头停靠着。一艘白色的帆船出现在地平线上,船上有两根高大的桅杆,飘扬着一面德国国旗。所有人都将包放到了一艘橡皮艇上,然后上了船。几位船员留在码头上,为搬运摩托做准备工作。

载我们前往哥伦比亚的这艘船名为Stahlratte,这是德语,意为“铁耗子”。“铁耗子”号在1903年便问世了。那时她还叫作“约翰娜·玛丽亚”号,是一艘荷兰渔船。在其80年的捕鱼历史中,名字几经修改,船籍港(即船舶登记港)也在北海的几个沿岸国家之间反复变换。

1984年,一群嬉皮士买下了这艘船,将其更名为“铁耗子”。他们开始践行在船上生活的构想,几个家庭共同生活在一艘船上,以期创建某种形式的乌托邦。

据现任船长路德维希介绍,他20世纪90年代来到这艘船上的时候,这个理想已经破灭了,船上人满为患。90年代,“铁耗子”号成了绿色和平运动的一部分。路德维希深情地回忆道,1998年,为了抗议大西洋的石油勘探,“铁耗子”号的6名船员尝试占领海洋石油平台,结果被丹麦海岸警卫队扣留,船也被强行开到挪威。我看了“铁耗子”号当时的照片,硕大的白帆上用遒劲的黑色字体印着“不要新石油”的标语。

2004年,路德维希和“铁耗子”号的所有者团体开始了一个新的非营利项目,想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计划环游世界。他们从德国不莱梅起航,计划用三四年的时间环游世界。但当船员到达了加勒比海,他们却爱上了这片地区。路德维希还娶了一位来自巴拿马海岛的库纳族妇女为妻。他们仍然有环游世界的计划,但并不急于实现。

“铁耗子”号在航行方面有着特立独行的理念。船上没有固定的船员,没有固定的时间表,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航行路线。上船的所有人都要充当船员,所有人都得干活儿—从洗盘子和做饭到站岗放哨和升帆。所有来自游客的收益都要用于维护这艘拥有百年历史的老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