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孤独美食家》第六个故事 咸蛤蜊曼哈顿(1)

孤独美食家 作者:(日)村上龙


第六个故事 咸蛤蜊曼哈顿

四十五街第五大道和美国大道之间,有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餐厅“China Cafe”。我去采访全美网球公开赛时,发现了这家餐厅。全美公开赛在皇后区的法拉盛草地的国家网球中心举行。看完最后一场比赛,回到曼哈顿就十一点多了。

一般的餐厅在晚上十一点早就打烊了,只剩下比萨店、快餐店,不然就需要去下城区。因此,“China Cafe”的存在就显得弥足珍贵。那是我搭出租车时偶然发现的一家餐厅,镶在店名周围的黄色霓虹灯十分漂亮。

店内的气氛不像是咖啡厅,客人几乎都是刚下班的台湾打工仔。我连续七天都去这家餐厅报到,从来没有看到白人或其他日本客人。这里的招牌菜,是一道名叫“石头火锅”的肉类料理,法拉盛草地(Flushing Meadow),美国纽约皇后区境内的一个区域,近年来逐渐成为亚洲裔移民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等地的移民聚居的地方,并发展出具有浓厚东亚风味的商业圈。

很像涮涮锅。每到星期五或星期天晚上,有许多携家带眷的客人来这里享用这道料理。这道“石头火锅”首先用大量的油炒蔬菜,接着再炒牛肉,将蔬菜和牛肉加入汤烧开,再用蛋黄、蒜泥和蚝油制成的沾酱蘸着吃。

许多地方都有中国餐厅和韩国餐厅营业到深夜,那些餐厅的服务员和厨师总是满脸疲惫。他们一天至少要工作十五个小时。去舞厅和俱乐部狂欢后,在凌晨三四点走进店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趴在桌子上睡觉。

“China Cafe”有一个服务员叫安,她和其他女服务员的五官不太一样。

“你是中国人吗?”

“对。”

“是台湾来的吗?”

“我是从香港来的。”

“你真漂亮。”

“谢谢。”

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次交谈。安很像我在电影中看到的慈禧太后。我连续七天造访那家餐厅不光是因为安的魅力,还因为没有受到美国风味影响的台湾料理令人垂涎。那里的香肠和油豆腐十分正宗,最令我欲罢不能的,就是咸蛤蜊。将小颗的生蛤蜊浸泡在大蒜酱油内腌制两天,就大功告成了。

台湾打工仔都是靠一盘咸蛤蜊配饭,打发一顿晚餐。装在盘子里的蛤蜊呈茶褐色,滑滑的。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却从来没有吃过生的蛤蜊。和我一起去采访网球比赛的摄影师在第三天就因为无福消受这种刺激的味道而逃跑了,我只好和另一位制作音乐录像带的朋友每天晚上喝着青岛啤酒,配生蛤蜊。

第四天,朋友的三位伙伴也加入我们。他们分别是美籍舞厅的照明设计师、照明设计师的女朋友和德籍摄影师。照明设计师还开了一家利用老旧牵引船改造的海上俱乐部,他的女朋友长得和葛丽泰·嘉宝一模一样。德籍摄影师理着一个大光头,身高将近两米,他的摄影集极其真实地反映了西柏林十几岁少年的颓废生活,在母国遭到禁止发行。我像往常一样点了青岛啤酒,安却满脸歉意地对我摇头说,已经卖完了。台湾打工仔几乎不喝啤酒,餐厅里的啤酒根本不可能卖完。一定是老板看到我的朋友和他的伙伴的样子,判断卖酒给他们很危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