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1)

时代脉动:当代中国时尚 作者:刘德斌


那时记忆

2001年,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着唐装集体亮相。

2005年,新秀水街市场以全新的面貌开业。

2007年,中国金顶奖设计师计文波携男装品牌“利郎”登陆米兰男装周。新千年伊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速度、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各种赞誉之词不断涌现。可以说,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直接推动了中国时尚业的迅猛发展。2001年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穿中式对襟唐装集体亮相是一个时代标志,中国元素成为世界时装界的新宠,中国正在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唐装热

新世纪,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元素作为一种文化和商业潮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

“唐装”的称谓,源于海外。大唐盛世,中国的艺术、制度、建筑、文化等声誉远及海外,海外各国因称中国人为“唐人”。 《明史·外国真腊传》言:“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居住区,亦因而被称为“唐人街”,把海外华侨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在海外早已成为惯称。

2001年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镜头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余莺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各国元首所穿唐装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她说当初他们设计好服装后,大家一起讨论给这套服装起名,最后决定把这种服装命名为“唐装”。这主要是因为国外都称华人居住的地方为“唐人街”,那“唐人”穿的衣服自然就应该叫“唐装”。余莺说,所谓唐装应当是中式服装的通称。        

无独有偶,2000年香港导演王家卫的新片《花样年华》中,女主演张曼玉在片中从头到尾都着旗袍亮相,26套旗袍的花色布料各有巧妙,有小碎花,有素面,还有小杠条纹。纤细合度的剪裁,令张曼玉匀称的身材显得更为玲珑有致,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特别是王家卫从她的背部运用慢动作镜头,更展现出中国女性特有的美感,每次出现都艳惊四座,旗袍这种传统服装含蓄又带一丝诱惑的美感在戏中也被表现很唯美。电影《花样年华》将旗袍这种典型的中国服装集中地呈现在全世界面前,随着影片在全球的上映,旗袍热卷土重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