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国风范》第一份国书(2)

大国风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作者:刘德斌


随即,中国外交部开始安排呈递国书的具体事宜。因为这是新中国接受的第一份国书,所以外交部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最后制定出了《苏联大使呈递国书仪式程序》,并报中央批准。10月13日,罗申大使拜见了中国外长周恩来,递交国书副本,双方同时商谈了关于递交国书的程序问题。10月16日下午5点,递交国书仪式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当时,毛主席站在大厅的正中间,罗申大使走到毛泽东面前,行鞠躬礼后,罗申将国书呈上。这是新中国接受的第一份国书。国书的内容为:

主席先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切望始终不渝地促进巩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间所如此幸福地建立起之友好关系,并深信巩固苏中之间的友谊,符合和平与国际安全之利益。因此,决定任命公民尼古拉·瓦西里维奇·罗申为驻贵国特命全权大使。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公民尼古拉·瓦西里维奇·罗申本国书,请您,主席先生,惠然赐见,并信赖其荣幸地代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向您所陈述之一切。

王稼祥大使向苏联呈递国书

毛泽东主席接收的第一份国书来自苏联,同时,中国大使对外呈递的第一份国书也是提交给苏联的。向苏联呈递国书首先要选择驻苏大使。没用太多的考虑,毛泽东就决定让王稼祥担任第一任驻苏联大使,因为在毛泽东看来,他是同时能够得到中苏双方信任的不二人选。1925年,王稼祥就受党的派遣前往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30年代出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1949年初的时候陪同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并在此期间考察过国民党驻苏联的使馆,以做派遣大使的相关准备工作。

1949年10月6日,毛泽东主席正式任命王稼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王稼祥同志因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驻外大使,并且也是第一位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点将的驻外大使。10月20日,王稼祥一行13人由北京出发乘坐专列前往莫斯科。很有意思的是,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还没有制作护照的经验,因此王稼祥等人是在没有护照的情况下离开国门的,为此外交部只好给王稼祥等人出具了介绍信,请苏联政府给予关照。王稼祥等人出发时,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亲自前往火车站送行,并且嘱托王稼祥赴任后要多多积累外交经验,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外交工作的开展。总理亲自为驻外大使送行,这在新中国的外交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为《把中国人民的友情带到苏联去——欢送王稼祥大使离京赴苏》,社论中写道:“这是中国人民第一个能代表自己意志的外交使节出国”,《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为一位大使送行,也是难得一见的殊荣。经过10天的旅程,10月31日,王稼祥抵达莫斯科。苏联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随后王稼祥等人来到了位于科罗鲍特金胡同13号的中国大使馆,并立即举行了开馆升旗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第一次在国外升起,新中国正式走上国际大舞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