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国风范》“炮击金门事件”中的中美苏三国博弈(3)

大国风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作者:刘德斌


炮击金门事件发生后,赫鲁晓夫在公开讲话中丝毫没有提及这件事,他和艾森豪威尔一样,担心中国的行动会导致美苏之间的正面冲突。9月4日,艾森豪威尔授权杜勒斯发表《新港声明》,宣称美国有义务保护台湾不受武力侵犯,国会已授权总统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确保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的安全。直到此时,苏联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派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秘密来华,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会谈。此前,周恩来就向苏方人员表示,中国炮击金门、马祖,如果打出乱子,中国自己承担后果,不会拖苏联下水。不过苏联还是在外交上给予中国大力支持,这对制约美国的军事讹诈起到了很大作用。

9月6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警告美国政府,如果继续对中国进行侵略和干涉,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同时中方还建议中美两国政府恢复大使级会谈。

10月6日,《人民日报》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从10月6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运输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不在此例”。10月25日,又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揭露了美国政府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

炮击金门打打停停,直到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才停止。中美建交当天,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国防部长徐向前也发表声明,宣布从这一天起停止自1958年开始实行的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行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