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国风范》中美大使级会谈(3)

大国风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历程 作者:刘德斌


钱学森,1935年赴美留学。由于在空气动力学和超音速飞行方面具有卓越成就,36岁时就已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是美国著名的导弹专家。

1950年夏,钱学森准备动身回国。主管他的研究工作的一位美国海军次长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震惊,他说,钱学森一个人就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根据五角大楼的指示,美国海关非法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和书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诬蔑他企图运送机密文件回国。9月9日,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钱学森,把他关押在特米那岛上的拘留所里。后来,在美国友人的帮助下,募集了1.5万美元保释金,钱学森才得到释放。但美国特工仍然对他进行严密监视,移民局要求他每月都到移民局报到一次,并且不准离开他的居住地洛杉矶。

1954年4月,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取消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法令,可钱学森夫妇的行动仍然受到监视。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掉美国特工,在一封家书中夹带了写给时任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恳请中国政府帮助他回国。

这封信几经周转,最后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周恩来对此非常重视,立即指示速将此信交给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要求他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

8月1日下午4时,王炳南将钱学森的信及翻译件摆在了谈判桌上。王炳南质问美方代表约翰逊,为什么美方一再声称已不再限制中国旅美人员回国,可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还在写信给中国政府,请求帮助其回国呢?可见真实情况与美国政府所说的并不一致。约翰逊无言以对,美国政府随后在8月4日通知钱学森,准许他离开美国,解除了长达五年的禁令。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他的夫人蒋英以及两个孩子,终于在旧金山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返回中国。

周总理曾在一次会议上,非常高兴地说:“中美大使级会谈,虽然长期没有积极的结果,但是,要回来一个钱学森,单就这一件事情来说,会谈也是值得的,有价值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