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姿多彩》壮族(1)

多姿多彩:中国少数民族 作者:刘德斌


壮侗语族属于汉藏语系的重要一支,分为壮傣语支(又称台语支)、侗水语支和黎语支三个语支。中国的西南少数民族有许多操壮侗语,东南亚的泰国、缅甸等国的语言也多属于壮侗语族。

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民族,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贵州、广东、海南和湖南省的南部。民族主要有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仡佬族。在中国,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总人数约为2500多万。

壮族

壮傣语支是壮侗语族中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语支,在中国主要在壮族、傣族和布依族中使用,人数约为2000万,约占壮侗语族的五分之四。

壮族,旧称僮族,1965年改壮族,是中国除汉族之外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人口约为1700万。

壮语分南北两大方言。壮族有自己的文字,从唐朝开始在民间使用,汉人称为古壮字,壮族自称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南宋时,壮族人民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土俗字”,但未能推广。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组织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于1982年又作了部分修订,逐渐推广使用,但成效甚微。

现今壮族受汉族影响较大,不论是饮食服饰还是节日习俗等方面都已经汉化,但在某些方面还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

古代壮族的衣服都是用自己织出的布“家机”制作而成,整体来讲尚青黑,男装对襟,女装右衽,长至膝盖,下身穿裤脚有绲边的“牛头裤”。妇女的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戴花纹图案的头巾。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过去有凿齿(即打掉一两颗牙,再装上金牙)、文身的习俗,现已改变。由于受汉族影响,现在年轻人多着时装,妇女日常戴的头巾也常使用工业生产的印花毛巾,穿着自织土布的越来越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