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姿多彩》黎族和仡佬族(1)

多姿多彩:中国少数民族 作者:刘德斌


黎族和仡佬族也是壮侗语族中的重要民族,这两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和贵州,相对比较分散。

黎族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县、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通什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县、定安等县。人口约为120万。

通用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的黎语,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和各民族杂居的地方,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过去无本民族文字,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

海南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的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雉翎。妇女穿黑色圆领贯头衣,袖口和下摆以花纹装饰,下穿紧身超短筒裙。黎族服饰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头饰,黎族妇女喜梳发髻于脑后,男子也结髻缠头,其发簪多是箭猪毛、牛骨或金属制成。妇女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部分地区的居民还有文面、文身的风俗,古代称为“雕题”。目前这种习俗已基本消失。

黎族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日食三餐。黎族农民喜用生鱼生肉制作酸鱼、酸肉,用煮得半熟的热干饭,把切好的鱼、肉与饭混淆均匀,再加些盐,盛于缸坛中,密封发酵,七天后取出吃用。另有一种俗称“南杀”的浆类作料,取料于牛、猪、鹿的脊椎骨,或野菜类,斩碎后用半熟的热干饭拌搅、盛入罐中,一个月后取出煮熟吃。竹筒饭也是黎族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黎族人普遍爱好喝酒,其酒的种类也极多,如山兰(旱稻)糯米酒、米酒、粟米酒、番薯酒、芭蕉酒、野果酒等,以糯米酒最为有名。

黎族民居大多都是茅草屋,房屋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十分原始和简单,其中以船形屋最具代表性,因外形像船篷而得名。

黎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同村不婚。男女婚前恋爱自由,但结婚往往由父母决定。古代黎族青年男女约在十三四岁成年之后就可以结交异性。黎族儿女成年后就在父母屋外另建房屋,称为“寮房”。它是有情人对歌、玩乐和幽会的场所,凡是不同血缘集团的男子,都可到“寮房”中找寻情人,吹箫唱歌,倾诉爱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