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论天下》第6篇(1)

论天下 作者:李华平


第6篇

论所谓“下层社会”的增长

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人口的总体增长问题,而是与人口分布、财富分布相错位并存的“下层社会”的增长问题。

所谓“下层社会”的增长问题,具体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经济落后国家人口却出现增长失控状态;其二,在那些经济落后国家,富裕阶层与社会精英阶层的人口增长缓慢,而中下阶层人口增长却极端迅速且无法控制。

在亚洲、非洲等地区,经济极端落后,但人口增长却非常迅速。21世纪初,世界人口60%生活在亚洲,14%生活在非洲,12%生活在欧洲,9%生活在拉丁美洲,5%生活在北美洲。而到了2050年,非洲人口将增加一倍,亚洲人口将增加一半,而欧洲人口则减少到7%。正如英国思想家保罗·肯尼迪所预测的那样,“从现在到2050年,全球大约95%的人口增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城市越来越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那些贫穷国家。墨西哥城、开罗、圣保罗、加尔各答、拉各斯、孟买、上海、深圳等都是最合适的“候选”城市。

如果人口分布与世界财富分布处于相同格局,即人口集中在那些财富比较集中的地方,那么,世界人口问题不至于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欧洲、北美洲地区是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但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却出现负增长。

“下层社会”的增长,究其原因,无非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地理位置的影响。非洲地区暴热的天气,极易使人成为一种“过分情欲化的动物”。

其二,富裕国家生产财富,贫穷国家生产人口。与欧洲和其他富裕地区比较起来,非洲和亚洲一些地方,就相当于农村地区。在这些地方,经济水平普遍低下,要维持基本的社会保障,只有依靠不断增长的人口来维持。

其三,传统文化之熏陶。中国儒家学者孟子在公元前4世纪说过的那句话,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直到今天还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坎之上。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只有儿子,才可以传承大家庭姓氏和血统,而这对多数亚洲人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儿子,才能为父母举行不可缺少的死后追悼和纪念仪式。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女儿结婚以后即离开父母家而成为丈夫家庭成员,她们不但不能成为家庭的经济来源主力,且她们出嫁的嫁妆往往还会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而儿子往往成为抚养老年父母唯一的经济保障。因此,在中国广大地区,那些仅仅有女儿的家庭总会继续努力,不生儿子绝不罢休。

印度传统文化更是主张: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生育儿子。一个人,有了儿子,才能胜过一切人;有了儿子的儿子,他才能永生。作为父亲,如果不能留下子孙,他就永远无法解除他对祖先的债务。如果能留下子孙,延续其祖先的香火,就可以荣光地升入天堂。这种文化对印度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766年出生的马尔萨斯就已经注意到这种情况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