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改革红利》走向消费大国的转型与改革(11)

改革红利 作者:迟福林


2.工业化中后期消费潜力释放是客观趋势

(1)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消费开始逐步提升。其他国家工业化进程表明,伴随着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投资率会不断提高、消费率相对下降,但在工业化进程结束之后,投资率和消费率将趋于稳定。但绝大多数国家的消费率在下降过程中都没有降至60%以下,投资率也没有超过30%以上。经验表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消费率的提升是大概率事件。日本、韩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都出现了消费率下降趋势。但是,最终消费率降低到 60%左右时,都出现了回升。目前,世界平均投资率在22%左右,消费率在78%左右 金三林. 我国消费增长出现四大特点[N]. 上海证券报,2009-09-03.。

(2)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坚持投资主导容易造成产能过剩。按照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预计2020年前后,我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逐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进程结束后,经济发展进入发达阶段,居民消费结构由工业消费品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中的住房、医疗、教育、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类商品为主,居民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因此,投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成为客观趋势。如果继续采取投资主导的发展模式,容易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

(3)消费对GDP拉动的主导作用逐步加强。国际经验表明,消费对GDP拉动的主导地位往往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 000~5 000美元之间得到确立并逐步加强。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5 000美元。从我国的情况看,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即由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费品的升级;由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需求升级。

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从以人的温饱为目标的生存型阶段,全面进入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尽管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由主要追求温饱向教育、文化、医疗等转变。

投资拉动转到消费拉动是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升。统计显示,2011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为55.5%,投资只占48.8%,消费开始取代投资成为增长的内生动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