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韩文化谈》生活方式、仪式(10)

中韩文化谈 作者:(韩)金惠媛


饮茶

香港把午膳称为“食点心”,虽然内容有很大差异,但韩国的午饭也称为发音接近的“点心”。[1]香港人“饮茶”就像平时吃午餐,换言之,香港人吃一顿正式午餐,便是相互敬茶用餐。香港人或其他中国人吃饭时一直喝热茶,而韩国人吃饭时不喝茶,以热汤代之,吃完饭后反而喝凉水。这是因为,韩国的饮食比中国的饮食清淡,蔬菜较多,很少用油锅炒菜,主要采用水煮的烹调方式。即使吃较油腻的肉时,韩国人也习惯于伴吃生菜等多种蔬菜。

在中国大陆或香港的中餐饭馆里,大多使用圆形饭桌。全家人或亲朋好友一起围坐在圆桌周围,相互敬茶用餐的情形比较普遍。用餐时相互敬茶的传统,确实令人羡慕。虽然也可以通过向对方敬酒表示彼此亲近,但因为是酒,难免有一些制约。无论如何,我在香港懂得一个道理,喝茶并不需要固守某种形式。

炒糕

韩国的面粉没有中国那么多,这是由于气候的原因,韩国自古以来很少种植麦子,所以面食文化不太发达。韩国最具代表性的面食“冷面”,其材料不是小麦而是荞麦。过去,用小麦粉做成的白面条,是只有在婚宴上才能吃到的特别饮食。因此,在韩国“何时能吃面条?(何时能用面条招待我们?)”这句话,是“何时结婚?”的替代语。当然,韩国人现在已经不再用小麦粉面条招待参加婚礼的来宾。现在面粉资源丰富,面食已经太普通了,显不出珍贵。

过去,由于小麦太珍贵,韩国比较盛行用大米做米糕。现在一到节日或婚庆之日,也会做出多种米糕与亲朋好友分享。用米糕做成的最典型食物是“Top-Po-Ki”(炒年糕)。韩国的炒糕是拌有辣椒酱调料的非常辣的菜肴。我曾问一些在韩国学习韩语一个月以上的香港学生“韩国饮食中什么最好吃?”,许多学生意外地回答是“辣炒糕”。其实,这些学生出国学习之前,连韩国泡菜也嫌太辣而不喜欢吃。不久前,为了实现韩国饮食世界化,韩国甚至成立了“炒糕研究所”,希望开发适合外国人口味的各种炒糕。总之,韩国人对炒年糕情有独钟。

[1]在本书《外来语和固有语》一文中,对此解释得更为详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