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韩文化谈》生活方式、仪式(13)

中韩文化谈 作者:(韩)金惠媛


韩式火炕

2010年4月,韩国的一位女登山者成为全球首位登上喜马拉雅山14座8000米级高峰的女性,她在后来的采访中说:“想去韩式桑拿浴(Jjim-Jil-Bang)西方人更熟悉韩语发音“Jjim-Jil-Bang”[1]喝一杯蜜糯汤。”她所说的韩式桑拿浴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呢?所谓的韩式桑拿浴也是桑拿浴设施,乍一看像是一种大众浴池。然而,这种桑拿浴对于韩国人来说,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全家人的休息室[2]。这种桑拿浴在韩国的每个社区都有一两处,在许多韩国侨民居住的北京望京,据说也有多处。一进到韩式桑拿浴,就可以看到一些头缠毛巾、身着半袖衫、穿着短裤、打扮休闲的人或以家庭为单位,或与亲朋好友为一组,三五成群地“躺在地上”。如果不知韩式居住文化,便很难理解这一稀奇景象。

韩国人常说“暖背和饱腹”,正如“心安丰足”的涵义,韩国人只有“背暖”才感觉到舒服。本来“Jjim-Jil”也意味着像西方的桑拿浴,应该进入蒸浴之中,但习惯于坐式文化的韩国人喜欢躺在很热的地面上暖热后背。韩国人就此开玩笑说“在炽热的地面上煎背”。正如阳光稀少的北欧,好不容易迎来阳光灿烂之日,人们就会走出房间脱掉全部衣服享受日光浴,韩国人喜欢去韩式桑拿浴通过暖背消除当天的疲劳。

韩式火炕(On-Dol)是暖热韩国人腰背的传统地面取暖装置(韩式火炕与中国北方的“炕”结构相似,中国的炕只占室内的一部分空间,而且炕面高出地面较多,这一点与韩式火炕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韩式火炕是在以石头砌成的空心地面一端建烧火灶,以便暖热整个地面;现在则把铜管铺设在地面之下,代替灶孔使热水通向房间各处。对于不习惯立式而采用坐式居住文化的韩国人来说,这种暖热地面的取暖装置很切合实际。另外,同样具有坐式文化的日本人的传统是:铺设称为“榻榻米”的室内地面。与韩国相比,日本冬季较短,湿气较大的炎热夏季较长。榻榻米比较适合凉爽地度过湿热的夏天 (据说在地震频发的日本,难以在房屋内设火炕这种取暖装置)。

尚未习惯的外国人要在韩式火炕上生活并非易事。外国人常说,第一次离开睡床,在韩国火炕地面上铺被褥就寝时,硬邦邦的地面不仅带来不适感,冒出来的热浪更让人难受;然而,很快习惯之后,就会觉得在寒冷的冬天,韩式火炕最舒服。据说韩国建筑公司在北京建的一些高层公寓,有一部分安装了这种韩式火炕,受到当地中国人的极大欢迎。我在香港生活时,感到的最大不便就是寒冷的冬天。当然,韩国的冬天比香港的冬天冷得多,气温降至零下,大雪纷飞,非常寒冷。但是,由于韩国的住宅基本上都有类似于韩式火炕的取暖装置,室内充满热气,比较温暖。相反,在冬季较短的香港,所谓取暖装置只有很小的电暖炉。香港的冬季虽然不是寒冷刺骨,但进入毫无热气的被窝时,确实会怀念韩式火炕。

[1] (这里的“bang”是“房”的韩式发音)。

[2] “For all kinds of good,clean fun,Koreans turn to bathhouses”,The New York Times (Asia Pacific),2008年10月5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