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3)

方法总比问题多(钻石版) 作者:吴甘霖


开庭审理时,对方的律师向福特提出了许多对于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属于“常识性”的问题,如“英国在1776年派了多少军队来美国镇压反叛?”“美国宪法的第五条内容是什么?”等。对方想利用自己在书本知识上的优势,以此来证明福特确是一个“无知的人”。

福特开始还有礼貌地听着,很快就不耐烦了,他气愤地对这位律师说:“请让我来提醒你,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排电钮,只要我按下某个电钮,就能把我所需要的助手招来,他能够回答我企业中的任何问题。至于我企业之外的问题,只要我想知道,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获得。既然我周围的人能够提供我所需要的任何知识,难道仅仅为了在法庭上能回答出你的提问,我就应该满脑子都塞满那些东西吗?”

福特这样做不是“摆谱”,而是有着他对效率、结果的高标准的要求。

发生在福特身上的另外一个小故事,也许会给你带来进一步的启示。

在刚刚创办福特汽车公司不久,福特向一家厂商订购了大批汽车零件。耐人寻味的是:他在严格要求零件品质的同时,也严格规定了装零件的木箱的有关尺寸、厚度等。这样的要求,不要说厂商,连他的员工都认为他有些过分。

货到以后,他又特别叮嘱要小心开箱,不要损坏木板。之后,他拿出一张新办公室的设计图,用这些木板来做办公室的地板,竟然相差无几!原来,他在进货的时候,就考虑到要把这些平时处理掉的木板用到办公室里来!

一举两得。你瞧瞧:这是一种何等可贵的充分利用资源的智慧啊!

工作一定要有更好的结果,工作一定要有更高的效率!福特是被誉为“把美国带到流水线上”的人,为何对他有这样的赞誉,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他发明了现代流水线作业的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福特是一个酷爱效率的天才,曾经对人们浪费时间的各种恶习,进行了总结,并严加抨击。

下面是福特所总结的人们浪费时间的恶习,对照一下,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存在同样的毛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