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廉价劳动力已成中国最大劣势-郑永年(2)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 作者:吴敬琏


这些事情都与廉价劳动力有关,必须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使劳动力不再廉价来应付和解决。中国要从发达经济体学习经验。在任何国家,资方不会自动提高劳动者工资,压低劳动者工资是资本的本质。在劳动者工资问题上,并不能完全依靠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很难解释西方社会长期的劳动运动,资方和劳方的长期互动主要是劳方的抗争。西方发明出来很多谈判制度,政府介入其中,因为民主的压力,政府不能简单地站在资方这一边,因此成为协调者。没有劳动方的压力,技术进步不会那么快。亚洲经济体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日本是第一个成功的工业化国家。在亚洲,20世纪经济起飞之后,政府实行有效的工资倍增计划,再加上日本企业实行终生雇佣制,所以日本短短20多年时间成功地创造了资产阶级社会。日本之后,“亚洲四小龙”是当时收入分配最为公平的经济体,他们也通过不同的方式成功地培养了中产阶级,即是消费社会。台湾和香港主要是通过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达成;而新加坡和韩国政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新加坡,国家工资理事会起了很大的作用,理事会由劳方、资方和政府组成,政府的主动性有效避免了西方那样的劳动运动,既保证了社会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产业升级构造了有效的压力。

要实现劳动者收入提高的目标,政府可能必须重新考量工会的作用,如果政府还继续站在资方这一边,那么劳动者、资本跟政府三者之间力量将会继续失衡。表面上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长远来看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道理很简单,经济的发展应当依靠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不是人为压低劳动者的工资。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是减少人民币国际压力最有效的举措,西方和美国对人民币施加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主要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影响到很多企业的生存和中国的总体经济发展,而且只有利于富人,不利于穷人,因为人民币升值表明来自欧美的商品变得廉价一些,欧美大多数都是科技产品,中国的消费者是富人阶层,跟普通劳动者没有关系。

提高劳动者收入我觉得会产生几个有利于:第一,有利于减少基于廉价劳动力之上的出口,实现国际平衡。出口固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继续依赖廉价劳动力,而应当是提高技术,增加附加值。第二,有利于消费社会的建设,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找到新的资源。第三,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压力,中国的收入分配很多都是结构性的因素造成的,国有企业过大,垄断,民营中小企业不够发达等,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国家就必须从结构上下功夫。第四,有利于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如果没有足够的压力,资方就不会有足够的动力提升技术,通过创造附加值创造利润。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企业家光思考着如何剥削劳动者获利,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进步。其实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在于技术创新。第五,最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目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