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生》政府若愚昧,蒙羞又受辱(4)

死-生:日本的迷惘与绝望 作者:(日)大前研一


从影响个人消费的角度看,与地震或海啸相比,席卷首都圈的计划性停电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创伤更大。

由于计划性停电,国民,至少是生活在东电管辖范围内的居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在远离受海啸袭击、瓦砾堆积成山的城镇或因氢气爆炸、烟尘斗乱的核电站250公里以外的地区,大家都会这样想:“东北的人们太悲惨了,我们可不可以帮上什么忙?”但后来才意识到,自己也因计划性停电成了受害者。这导致了过激的自我约束行为,使得个人消费水平下滑。

计划性停电的实施方法也不尽如人意。原来计划是将关东地区附近的一都八县分为5组,轮流实施3个小时的停电,但实际上却几乎成了“无计划性停电”。分组方式和轮流顺序朝令夕改,不到计划的时间就无从知晓到底停不停电;因输电线的问题,即便在同一区域,也既有停电的地方,也有不停电的地方;政府总是避开有人好惹是生非的地区,对处于弱势的区域实施计划性停电。

东京电力公司荒诞不经的本质在计划性停电一事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东电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基本失去了决策能力,也未能准确地审定自己是否还有调控计划性停电的能力。

事后再回顾,我发现事态尚未紧急到需要实施计划性停电的地步。要预防电力短缺,最重要的不是节约用电,而是控制高峰时期的用电量。总而言之,只要不让电力需求过于集中就可以了。设立像节电启发担当大臣这样鸡肋的职位,只能说明政府很不了解状况——真正需要的职位是“高峰负荷削减大臣”。

东电可以公布电力供求量的变化趋势及余力,当余力降到10%以下时,就发出警戒警报;当马上接近5%时,政府就要履行职责,强制切断电力供应。即使在白天停止播放紧急速报以外的电台,应该也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困扰。

如果是可以和东电进行理智对话的贤明政府,也许就能够采取上面这样不扰乱国民生活的措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