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生》只有依靠自己来改变(2)

死-生:日本的迷惘与绝望 作者:(日)大前研一


“可能会挨饿”、“可能会流落街头”、“可能会流血伤亡”……不直接面对这些真正的恐惧,就不会产生危机感。没有危机感,人们就绝对不会去改变。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东日本大地震和核电站事故可以成为唤醒日本人危机感、进而做出改变的契机。虽然灾后重建和核电站事故的善后处理可能是一条漫长又危机重重的路,但是日本人被逼无奈时反而更坚强。战后的日本人也是从强烈的危机感中站立起来,实现了复兴大业。

以震灾和核电站事故为契机,日本人如果能够唤醒危机意识、激发斗志,并自己进行改变的话,就有可能将灾后的复兴扩大到日本的复兴。

受到外压,日本就会改变吗?

如果日本自己无法做出改变的话,促使改变的力量就只有一个——外部压力。日本这个国家每次发生大的变动时,都存在外压的作用。

“黑船来航”的幕末时期,德川幕府在注定要打开国门或者与外国发生战争的危机感中,千方百计地招募年轻优秀的人才。乘坐幕府派去美国的咸临号的年轻人才,都在明治维新之后大显身手。这些年轻人成为核心力量,推行改革,在西欧列强面前毫不退缩地登上世界的大舞台。最终,在亚洲诸国仍处于殖民地或君主专权的时候,唯有日本吸收了西欧文明,成功实现了现代化。

“二战”战后,驻日占领军的总司令官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即所谓的“麦克阿瑟改革”,包括授予妇女参政权利,推荐建立工会,使学校教育自由化,废除秘密警察,解散财阀等。通过这些改革,日本一跃踏上了民主化的道路。在各个领域,富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才辈出,奇迹般地成为战后复兴与高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从“黑船”到麦克阿瑟,一旦受到来自国外的强大压力,日本人就会将危机感和屈辱感作为动力,完美地实现变革。反过来也许可以说,没有外压,日本就不会改变,这正是日本人的特性。

距离麦克阿瑟统领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如今的日本依然陷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失去的20年”里无法自拔。从战后的荒芜中浴火重生、一路完成高速发展时代的梦想和激情消失殆尽,日本的经济变得只有内缩、下滑和后退这三个步调。没有危机感,无法自行变革的话,作为曾在19世纪末繁荣一时的远东小国,日本也许只会成为留在世界记忆中的存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