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生》因循守旧的官僚(2)

死-生:日本的迷惘与绝望 作者:(日)大前研一


就这样,中央官僚起到了长期战略的指挥作用,使日本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毁掉煤矿、破坏生产纤维的织布机、减少造船厂一半的船只,日本上演了一场场触目惊心的产业结构转换。

然而,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的崩溃是一个分水岭,官僚从此走向迷失。

当时,我曾在媒体上屡屡发出警告:“东京地价会降至现在的十分之一”,“日经平均指数会跌破1万日元”,“大约100家银行会倒闭”等。这些都非我信口开河而故意发表与众不同的言论,而是我运用目前开始广泛被使用的收益还原法,利用租金推算合理的不动产价格,并加以累计得出的结论。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曾与大藏官僚多次争论,他们的说法是:“正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起哄,才会发生冲突。我们一定会让日本经济软着陆的。不要再废话了!”从那时起,官僚的自以为是、全局观念的欠缺以及临阵磨枪的应对手法变得更加不堪入目,日本陷入了最初的“失去的10年”。

之后,在“久治不愈”的萧条时期,官僚受到的压力加剧,出现了政治企图控制官僚的“政高官低”的情况。这个“企图”的化身,就是提出“政治主导”的民主党政权。

然而,当今日本政治家多是既无经验又无领导能力的懒散之徒,他们不可能胜任“政治主导”的重任。面对不依赖官僚的力量势必一事无成的现实,他们很快就会裹足不前。结果,民主党干事长代理(现在的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竟然亲口说道“不应该说什么‘政治主导’之类如此轻率的话”,然而曾一度被废除的“官僚主导政治的象征”——事务次官会议再次开启,预示着政治主导的课题正在悄然回归。

满怀激情地要用自己的双手制定政策的政治家们,已经束手无策了。另一方面,官僚们大概因为长期脱离政治舞台,加之世人过度抨击,亦逐渐失去了政治家不掌权时也能掌控国家的统治能力。政治家与官僚也逐渐无法描绘国家的前景。如今,泡沫经济崩溃已经过去了20多年,日本却仍然深陷迷失的境地。

在“二战”后的复兴期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为日本的将来描绘伟大构想的部门是大藏省主计局。基于该构想,大藏省主计局听取各省厅内各部局的国家战略意见,对政策进行优先排序,并在统计年度收入的基础上,分配支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