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生》一心谋政局的政治家(1)

死-生:日本的迷惘与绝望 作者:(日)大前研一


反复无常的政局

震灾两日后的3月13日,以及一周后的19日,我在CS电台中自己的节目(“大前研一时间”)上,分析了震灾及核电站的现状,并迅速对核电站事故的平息方案和震后复兴的道路作了论述。因为当时,不切实际的推测俯拾即是,为了向大家传递我中肯的观察结论,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我也上传了该节目。一个月内其收视率就达到了200万以上,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可能政府方面的人也看到了该节目,之后政府大部分的应对措施,也都是遵循我所提到的流程来实施的。

事实上,在震后不久,我与政府方面的人及政治家交谈的机会比较多。我曾经两次前往首相官邸,与菅直人首相交谈,也曾与支持菅直人内阁、担任政务官一职的议员以及民主党的干部、自民党的国会议员等会过面。

尽管我不能透露都与谁作了怎样的交谈,但是我可以明确地说,除菅直人首相之外,所有的人都提到了要如何将首相从掌握政权的位置上拉下来。

某位执政党的议员就震灾对策与我进行交谈时问道:“我不认为菅直人先生能够应对这次灾难。您怎么认为呢?”因为我对政局没有兴趣,所以提出忠告:“如果这个时候,政局变动的话,民主党就无法掌握政权了。”对方立刻回答:“那我们就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这件事。一日内结束,应该就可以了吧。”

菅直人首相的成功战略,暂时压制了党内的政变,又否决了在野党提出的不信任决议案。但是之后,“后菅时代”的政局也很混乱,以政局优先为宗旨的国会反倒扯了灾区复兴的后腿。

此时正值国民必须团结一致摆脱困境的国难时期,但举目望去却尽是些一心谋政局的政治家。

民主党凭借其向国民发表的政权公约,才实现了政权更替。宣言不单单是为了选举而制定的公约,而是与国民之间的契约。政权、政党有责任为实现契约而倾注心血。然而在如此紧要的宣言中,千回百转、大费周折才完成的核心公约,却只有免除高中学费与发放育儿补贴而已。其中关于育儿补贴,公约提出每月发放26 000日元,实际上也只勉强实现了一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