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生》一心谋政局的政治家(3)

死-生:日本的迷惘与绝望 作者:(日)大前研一


政治家与趋炎附势的记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果被依附的政治家得以出人头地,记者也会随之名声大噪。因此,每当诞生一位新大臣,就容易出现一对组合:希望宣传自己与前任不同的新大臣与批判前任、奉承新大臣的记者。

有时,记者也会在自己追随的政治家未能当选大臣或脱离党的职能部门时,为了使其重返重要职位,大肆报道其不当政时活跃的表现。也有的政治家操纵消息,利用自己一手提拔的记者,故意泄露对自己有利的消息。小泽一郎之所以一直处于政局的中心,就是因为依附于他的记者依然执迷不悟。

国民在阅读、理解新闻时,应当清楚如此报道的媒体与政治家之间存在的关系。若是原封不动地接受新闻报道的内容,就大错特错了。

英国广播公司就不存在趋炎附势的政治部记者。上次负责报道戈登·布朗的记者,这次则负责戴维·卡梅伦。他们总是对政治投以批判的目光,希望将政策的缺点或矛盾之处展现在国民眼前。政治家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本应如此。

在日本,新闻记者也曾经与政府、权力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但是现如今,这样的卓识已经荡然无存了。如果能够在报社中一举成名,他们就会受到政府方面的赏识,进而被各种审议会的委员们拉拢。如果成为重大新闻的评论员,就可以出席三个,甚至四个审议会。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记者们退休之后也可以通过演讲或向杂志投稿来养家糊口,或许还可以成为某大学的教授。他们写报道是为了营生——也许如此想的话,就更容易理解他们的行为了。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不会对政府予以严厉的批评,也不会再揭露政府的不正当行为或存在的问题。尽管政府的问题或弊端是他们取材的来源,他们也十分清楚这些症状。

甚至,这些阿谀奉承的政治部记者更加助长了政治家钻营政局的行为。政治部的报道只关心“下一任是谁”的问题,这类内容占了报纸满满一页,乃至两页,而政治部出身的评论员会在报纸上发表社论,并出现在电视上对政局进行解说。

由政治家和政治部的记者共同创造的政局反复无常,舆论逐渐失去了方向感和平衡感。就这样,日本的政治经济在近20年间,一直深陷泥潭,举步维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