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e时代》光速30年(2)

金融e时代: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变局 作者:万建华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又一批M150 机和若干台L320 小型机被引进,部署于对公和储蓄两大业务系统。M150 系统可以说是我国银行在当时应用最成功的金融电子化系统工程。在M150 上,各个银行的不同业务部门开展了对公业务、储蓄业务、联行对账和外汇业务、信息管理等工程的试点工作。由于组织得力,采用了工程化的开发方法,并参考借鉴了发达国家金融电子化的成功经验和已有成果,试点工作在各个业务部门都取得了成功。这一工程为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基本设定了我国金融电子化对公和储蓄两大业务的功能范围与需求。

到了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信息化建设成了金融机构的重要竞争手段,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被投入于金融电子化工作。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在1985~1992 年,中国建设银行开始推进柜台业务电算化。在各营业网点初步实现了计算机操作,其主要目的是将营业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记账中解放出来,以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竞争力。这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规范,各金融机构多从自身的需求出发,这给后期我国金融电子化的网络化和标准化留下了一定的障碍。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已经得到了重新认识,金融电子化被列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建设项目,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将金融电子化项目列入我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金融电子化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支持。“八五”期间全国金融系统投入的电子化资金甚至超过了100 亿元。各金融机构都投入巨额资金发展自己的电子化。在这个阶段,全国金融机构的电子系统开始表现出相对清晰并且一致的发展逻辑:从下到上分级建设,整合分支机构独立、分散的业务系统,实现大范围的“总对总”。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总分互联”(金融机构区域间的系统互联)和“行行互联”(跨主体的系统互联)。

为后续事业形成良好铺垫的是,管理和领导更加科学化和具有前瞻性。为了加强对金融电子化事业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还成立了专门管理和领导我国金融电子化事业的机构——科技司以及随后设立的支付结算司,并做了大量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提高了金融电子化管理和决策部门的技术素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战略设想,加强了对金融电子化的理论研究,为金融电子化向网络化发展,进而实现全面电子化创造了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跨部门的协作效应出现。“八五”期间,原电子部协同银行、邮电等有关部委,推出了“金卡工程”等一些“金”字工程,以加速金融电子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这些全国化、系统化的电子金融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全国的金融环境。而在此期间应运而生的中国银联,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中国银联

中国银联是见证国内金融行业和信息技术产业融合演进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它在很短时间内的迅速崛起,不失为中国金融电子化进程中最生动的一个注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