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3)

念力的秘密:释放你的内在力量 作者:(美)琳内·麦克塔格特


两个粒子一旦接触过,彼此就会保持神奇的远程控制。不管后来相隔多远,其中一个次原子粒子的活动(如磁定向)都会实时影响到另一个。

在次原子层次,改变也可以是来自于能量的动态交换:透过“虚拟粒子”这种中介,那些小小的振动能量的信息包会彼此不断地来回传递能量,就像是篮球比赛中的往返传球。其结果则是在宇宙中创造出一片深不可测的基本能量层。

次原子物质似乎是在不断交换信息,因而产生了持续的改善和细微的变化。所以,宇宙不是一个存放静止、独立的物体的仓库,而是由不断转换且相互连结的不同能量场所形成的单一有机体。在极其细微的层次,我们的世界类似一个巨大的量子信息网络,其所有组成成分不断以电话的形式保持联系。

唯一可以让小电子云或然率固定下来和变成可测量的方式,是允许一个观察者的介入。一旦科学家决定通过测量对次原子粒子进行更彻底的观察,亚原子实体的存在状态就会从纯粹的潜在状态“垮塌”,成为特定状态。

这些早期实验的发现意义深远:流动的意识是可以把某些可能转变为现实的。看来,在我们对一个电子进行观察或测量的同时,似乎也帮助它确定了最后的形态。这说明创造宇宙的最基本材料就是观察者的意识。量子物理学的几位核心人物都主张,宇宙是民主的和鼓励参与的: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携手创造的结果。

t量子实验中的“观察者效应”又催生出一个有违常理的见解:流动的意识是将未建构的量子世界转化成为类似日常世界的东西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表明,不只是观察者把被观察者带入了具体的存在状态,宇宙中也没有实际的“东西”能独立于我们对它的感官知觉之外。

这意味着,是观察者的观察(换言之,是意识的介入)把果冻给凝结下来的。

这意味着,“真实”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流动或变动的,因此,是可以被影响的。

认为意识可以创造甚至可能影响宇宙的观念,同样挑战着当今主流科学的意识观。这一观念继承自17世纪的哲学家笛卡尔,他认为意识与物质是互不相干的,并且最终接受了意识完全是由脑子所产生,并一直封闭于我们头颅里面的观念。

大部分的现代物理学家都懒得理会这个重要谜题:为什么“大东西”是各自独立的,而构成它们的微小的组成部分却实时且不停地交换着信息?有半个世纪的时间,物理学家总是理所当然地假定:当次原子粒子(如电子)聚合成大东西时,其特性就会发生改变,开始遵守古典物理学的法则行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