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类天线(1)

念力的秘密:释放你的内在力量 作者:(美)琳内·麦克塔格特


第二章 人类天线

1951年,才七岁的加里·施瓦茨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发现。他一直想让家里的电视机画面变得更清晰。这台新买的黑白电视机让施瓦茨着迷,但让他着迷的与其说是画面中的人物,不如说是这些人物究竟是怎样来到他家客厅的问题。电视机在当时是种相当新奇的发明,其机制即便对于大部分成人来说也是个谜。这个早熟的孩子很想把电视拆开,一看究竟,就像对待其他家用电器一样。这种拆解热情早早见于祖父给他的废旧收音机上。他的祖父伊格纳齐·施瓦茨在长岛大内卡开了一家杂货铺,为客人更换电视机和收音机的电子管,碰到有不堪修理的收音机,他就会拿给孙子拆解。在施瓦茨卧室的角落,放着一个他向祖父借来的化妆品展示架,上面堆满了大量实验碎片:电子管、电阻器和收音机的残骸。这是他毕生热爱电子学的最早征兆。

施瓦茨知道,调整电视机顶部的兔耳朵天线的角度,能影响画面的清晰度。他父亲解释过,电视机是由某种看不见的东西驱动,类似无线电波,透过空气传来,由于某种未知原因转变成为图像。施瓦茨甚至做过一些粗浅的实验,发现自己只要站在天线与电视之间,画面就会消失,而以某种方式触摸天线,画面则更清晰。

有一天,施瓦茨突发奇想,把天线拆下来,手指放在用来固定天线的螺丝钉上。本来还出现一片混乱的画面和静态噪音的屏幕刹那间清晰无比。即使施瓦茨年纪还小,也已经知道自己见证了人体的某些特殊之处:他的身体可以充当电视天线,接收看不见的信息。他对收音机也做了一样的实验,即用手指替代天线,得到同样的结果。显然,人体的某些构造与兔耳朵天线有相似之处,都可以让电视机产生影像。而他也是看不见信息的接收器,有能力收到跨越时空传来的信号。

不过,直到15岁,他才想象出这些信号是由什么构成的。他那时学会了弹电吉他,常常纳闷是什么无形的原因让他的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即使弹的是同一个音符,例如,中央C音,但只要调整吉他的旋钮,就可以让音变得更高或更低。同一个音符听起来怎么会如此不同呢?为了这项科学研究计划,他对其音乐进行了多轨录音,然后查到纽约的北部(离他家所在地西巴比伦约几百英里远)有一家公司,有仪器可以分析声音的频率。他到那里,把录音带放入仪器中。很快,仪器就分析出了那些音符的本质。每一个音符通过他面前的屏幕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出了一堆密密麻麻的线条:那是几百个频率的复杂混合体,代表着一堆泛音的混合,它们会随着他转动的吉他旋钮而使高音或低音出现细微变化。他晓得,这些频率就是波,它们在屏幕上的形状有如偏斜的S或是正弦曲线,就像一根摇动的两端固定的跳绳,会周期性起伏、摆动,犹如长岛海峡的波浪。每一次说话,他知道自己的声音也会产生相似的频率。这让他回想起儿时的电视机实验。他好奇,在他身体里面搏动的能量场是否与声波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施瓦茨儿时的实验也许是粗浅的,却无意中触及到了念力的一个核心机制,即我们的思想就像电视台的信号一样,是靠着某种东西传送出去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