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类天线(8)

念力的秘密:释放你的内在力量 作者:(美)琳内·麦克塔格特


爱因斯坦欣赏玻色拿出的证据,并运用自身的影响力让玻色的理论得以发表。另外,受玻色的启发,爱因斯坦自己也开始研究气体中的原子(它们一般以杂乱无序的方式振动)会不会在某些环境或温度下开始同步行动,就像玻色的光子一样。经过一番计算,爱因斯坦得出了哪些条件可以产生这种现象的公式。但当检查数字时,他以为自己在计算中犯了错误。因为根据他计算的结果显示,在某些异常低的温度下(例如,绝对零度以上的几开),一些十分怪异的事情将会发生:平常以多种不同速度运动的原子会慢下来,达到一模一样的能量水平。这时,原子会失去个体性,在外表上和行为上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原子。爱因斯坦的数学军火库中没有一样武器可以将它们分开。他意识到,如果这是真的,他就是偶然遇上了一种完全有别于宇宙中任何已知特性的崭新的物质形态。

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发现,又借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这种现象,称之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但爱因斯坦从不确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其他物理学家也是如此,他们直到七十多年后的1995年才最终相信。1995年6月5日,实验天文物理学联合学院的埃里克·康奈尔和卡尔·维曼设法把一小批铷原子冷却到绝对零度之上1700亿分之一度(此项研究计划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赞助)。这是一个壮举,需要先用一个激光网捕捉原子,再施以磁力。然后,到了某一时间,一批包含大约2?000个原子的原子群(其厚度为20微米,相当于一张普通纸张的五分之一)的行为开始变得跟周遭的原子云不一样,变得就像一个展开的单一实体。虽然它们还是气体的一部分,但行为却更像是固体的原子。

四个月后,麻省理工学院的沃尔夫冈·克特勒成功复制了同一个实验,但使用的材料是钠。因为这项成就,他与康奈尔和维曼同获2001年的诺贝尔奖。几年后,克特勒与其他科学家又成功证明分子也可产生同一效应。

科学家相信,爱因斯坦和玻色的理论可以解释一些才刚开始在次原子世界被观察到的特性:超流性和超导性。超流性是某种液体可以不断流动而不会丧失能量的状态,有时甚至能自行从密封的容器中渗漏出;超导性则是见于电路中电子的相似特性。在超流性或超导性状态下,液体或电力在理论上可以用不变的速度永远流动下去。

克特勒发现了原子或分子在这种状态下的另一个惊人特质:所有原子或分子完全和谐地摆荡,就像激光中的光子(这些光子表现得就像一个巨大的光子,彼此以完全和谐的节奏振动)。这种组织性会让能量变得异常高效率。普通的光只照得到三公尺远,但激光束却可以照到三亿倍远。

暴露在只比宇宙最低温度高几度的温度中,科学家相信,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原子和分子大大减低速度、近乎静止不动时产生的特性。不过,之后波普与他的科学团队却惊奇地发现,生物体发出的微光一样有类似的特性。这种特性原是不应当发生于“沸腾”的生物体体内的。尤有甚者,波普在植物、动物和人体身上测量到的生物光子都是高度和谐的。它们就像是单一的超功率频率——这现象又被称为“超辐射”。德国生物物理学家弗勒利希早前就提出过一个模型,指出这种秩序性可以出现在生物系统中,而且扮演着核心角色。他的模型显示,在像人类这样复杂的动态系统里,内在的能量可以创造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各部分不会各唱各调。在自然界已知的最高量子秩序下,流动的能量可以组织成一种巨大的和谐状态。当我们说次原子粒子是“和谐”或“有秩序”时,指的是它们受到一系列共同电磁场的高度连接,犹如是对在同一频率共鸣的音叉。这时,它们不会再各行其是,反而开始变得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乐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