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识青年返城与中国的股份制(1)

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 作者:马国川


厉以宁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1930年11月生,江苏仪征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现为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2009年获得第二届“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奖”。主要著作有《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等。  

我与股份制

采访嘉宾:厉以宁

采访时间:2008年2月22日

采访地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知识青年返城与中国的股份制

马国川:作为一个被称为“厉股份”的经济学家,您第一次提出股份制,好像是在1980年4~5月份。

厉以宁:对。当时我作为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副教授,参加了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国家劳动总局联合召开的劳动就业座谈会。在这个会议上,我第一次提出股份制。

那时的就业压力比后来因为国企裁员造成的“下岗工人”再就业压力要大得多。成千上万的返城知识青年要求政府分配就业,而政府和企业又无法满足这么多待业人员的要求。矛盾非常突出,甚至出现了包围火车站、包围市政府要工作的群体事件。因此,中央召开劳动就业座谈会,寻求解决办法。在会上我就提出,可以号召大家集资,兴办一些企业,企业也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扩大经营,以此来解决就业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