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发现择优分配原理(3)

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 作者:马国川


马国川:您在闭塞的学术环境里,从一开始就抓住了经济研究的世界前沿问题。197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特罗维奇因提出线性规划的“择优分配原理”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茅于轼:当时我不知道这些情况,在国门紧闭的岁月里也不可能知道。所以在几年时间里,我一个人潜心构造我的经济学世界,用自己推导出的这个原理把经济学重新又改造了一遍。直到1981年,我参加了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在颐和园举办的计量经济学研讨班,到这时,我才正式地接触到了现代经济学。这次培训极大地启发和促进了我的思路。后来,我进一步地阅读西方经济文献,和自己的想法参详印证,更加坚定和完善了原先的构思。1985年,我应《走向未来丛书》之邀写成《择优分配原理》一书。

马国川:这时距离当年的思想萌芽已有十年之久了,“十年磨一剑”,不容易啊。张维迎曾经称赞这是“一本真正的原著,而不是评著,作者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而不是以第三人称的笔法写作”。这在当时的中国学术写作中非常难能可贵。

茅于轼:其实之前我就有了初稿,而且和许多青年人交流过思想。记得1982年2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数量经济学年会上,我认识了许多青年人,包括张维迎、杨小凯、田国强、王国乡、刘世锦等人,他们现在都成了重要经济学家。这次年会是我国经济学界突破传统经济学束缚,取得重要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今天大家听起来一定感觉可笑,现代经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以数量经济学为突破口的。因为文字的经济学被传统理论界封锁得很严密,只有用数学稍微有点儿自由度,因为当时搞传统经济学的学者多半不懂数学,一看数学符号就头痛,就不再往下看了。所以用数学的文章容易通过检查,从网眼里漏出来。这次会议后,我和许多青年人交往多起来。1981年到1984年间,我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给研究生讲授微观经济学,有许多外部人员来听课,其中包括张维迎、宋国青等优秀学子。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他们也从我的择优分配原理中获得了启发。当然,《择优分配原理》正式出版后影响更大。马国川:这本书深受欢迎,前后印行了近10万册仍旧脱销,一些经济学家会议说,就是受到它的影响立志走上了经济学的道路。

茅于轼:这本书所阐述的当然基本上是西方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理论成果。但是,当时国内还没有一本这样的书。而且我是从问题出发,是围绕着一系列中国经济问题展开的:为什么一些平均值指标在经济运行实际过程中会导致资源误置?为什么成本定价法会产生弊端?为什么随着生产部门的增加与减少,资源利用的可能性的维数变化,价格应当变化?为什么利率不应定死?什么是真正的投机倒把?什么是政策应放宽的?什么是政府应管理控制的?等等。这些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吸引了当时关心现实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注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