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始的联系:量子纠缠(1)

无量之网 作者:(美)格雷格布·雷恩


初始的联系:量子纠缠

自普朗克在20世纪早期发表了量子物理公式之后,新兴的许多其他理论及实验似乎都在证实他的观点。

在宇宙最微观的层面上,原子及亚原子微粒表现得就像它们一直紧密连接着一样。问题是,科学家们不知道,在如此微观层面上观察到的行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宏观现实有何意义?如果确有意义,那么这些发现将意味着:科幻世界的神奇技术很快就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了!

2004年,来自德国、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物理学家,发表了一份梦幻般的科学实验报告。在《自然》杂志上,这些科学家们发表了第一份记录多终端传输的实验报告。其实验过程是:在同一时间内,将一个微粒的量子信息(其能量蓝图)发送到不同的终端。换句话说,这个过程就像是“发送一份传真文件的同时销毁其原件一样。”

其他的实验也证实了同样不可思议的事件,例如以光波传送微粒到另外一处时会出现双位置。尽管这些实验各有差异,它们却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暗示着有一个更大的奥秘的存在。这些实验的成功,意味着一个媒介的存在,换句话说,必然有一种介质能够让粒子穿越其中。而这正是我们当今所面临的最大谜题,因为传统物理学声称并无此种媒介的存在。

1997年,在面向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的3 400位记者、学者、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科学杂志里,刊登了传统物理学家们都说不可能发生的一个实验结果。实验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完成,实验对象是组成我们世界的物质——光之微粒,即光子。这个实验结果持续撼动着传统学术知识的根基。

其过程具体来讲就是,科学家们将一个光子一分为二,创造出具有相同特性的“双胞胎”。接着,他们继续用这个实验专用的设备,将两个微粒向相反的方向发射出去。孪生粒子被放置在经特别设计的装置之中,其中有两条类似传输电话的光缆通道,它们在装置两端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到7英里之外。当两个粒子到达各自的目标时,它们之间相聚14英里远。在通道的末端,孪生粒子被迫在两个同样的随机路径中“选择”其中一个。

这个实验的有趣之处在于:当孪生粒子不得不选择其中一个路径时,它们总是精确地选择并穿越同一条路径。在每次实验中,孪生粒子的选择都始终一致,从无例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