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社会病》拿什么来终结高速公路暴利收费(2)

中国社会病 作者:李松


暴利抬高百姓生活成本

“想利用假期自驾车带妻子女儿回老家一趟,但仔细一算,来回交通成本高得吓人。”2002年就从云南到北京打拼的张先生,始终想实现心中的这个梦想,但因为考虑到交通成本的问题,所以一直处于犹豫之中。

“一个单程按 3000公里算,高速费不低于 2000元,一个来回就将近 5000元。 ”张先生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加上路上的吃住开销及油费,回家一趟来回交通成本要 2万元,接近我一年收入的1/3。 ”

记者调查发现,有张先生这种感受的人不在少数。一言以蔽之,遍布中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当下已经“卡”到了百姓的民生问题。

公路暴利收费的存在,直接推高了中国流通领域的成本。2010年,中国货物运输总量的 75%是由公路承担的,过路过桥费占到了运输成本的 20%至3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18%,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这种过高的物流成本背后,则是不少商品价格的上涨。

“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为高昂的高速收费埋单。”汕头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系鄢圣华副教授认为,超载也成为这一暴利收费的“衍生物”,因为一辆货车从货源地到目的地需要缴纳高昂的过路费,物流想要赚钱,就得通过超载方式降低成本。

曾有记者随机跟一辆物流大货车(未超载)从成都到北京,结果发现,车主辛辛苦苦跑了 37个小时,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赔了钱。其中过路费占到总成本的将近一半。显然,在高过路费和高油价的逼迫下,超载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