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心理学》南海公司泡沫

金融心理学 作者:(挪)拉斯·特维德


第二个有教育意义的市场非理性例子是发生于18世纪初英国的投机事件。1841年,查尔斯·麦基在《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中描述了这件事。

后来被称为“南海泡沫”的这家公司成立于1711年,当时牛津伯爵成立了南海公司,由那个时代的一些商人给予经济支持(这个公司的正式全称是“促进大不列颠商人在南海及美洲其他地区渔业发展管理公司”)。公司得到1 000万英镑的英国国债支持,年息确保6%,并且垄断和拉丁美洲的贸易往来。

公司成立不久,有关它生意上的极高的、难以置信的赢利能力的传言四起,当时英国商品可以和秘鲁及墨西哥的金银直接进行以货易货交易,而秘鲁和墨西哥的金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实际情况是,西班牙殖民当局每年只允许一艘英国船只停靠,以1/4的利润和5%的货物为抵押。在股票交易所,南海公司股票的表现平平淡淡,价格经常每个月只有两三个点的波动。

1717年,英格兰国王建议国债可以再次“私有化”。国家的两个最大金融机构英格兰银行和南海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经过国会的热烈讨论,最后表决允许南海公司更多的负债经营,其年息为5%。

但是,1719年发生在法国的一件事对这个英国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个极其聪明的叫做约翰·罗的人,在巴黎成立了一家名为“西方协会”的公司,从事北美密西西比州的拓殖开发和往来贸易。对该公司的投机炒作使得它的股价很快从1719年8月9日的每股466法郎蹿升到12月2日的每股1 705法郎。买家除了法国人外,还有疯狂的外国人,以至于英国公使请求女王陛下的政府采取措施禁止英国资金流入法国证券交易所的“密西西比泡沫”。密西西比泡沫于1719年12月2日见顶,随后的崩盘引发大量资金回流英国,寻找下一个操作目标。

密西西比事件给英国南海公司股票持有者提供了一个绝妙机会,他们现在愿意承担英国的全部债务。1720年1月22日,英国下议院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考虑这个建议。尽管有很多警告的声音,2月2日下议院还是通过了上交国会的议案。该议案建议进一步推进南海公司的资本化,投资者对此欢欣鼓舞,几天时间股价蹿升至每股176英镑,这其中还有法国资本的贡献。当议案还在讨论之时,新的传言又开始流行,公司的利润好得不得了,股价进一步涨到每股317英镑。1720年4月7日,议案最终获得通过,但是第二天,投资者获利回吐,股价从每股307英镑下跌到每股278英镑。

即使在这个价格,公司的创始人和合伙人仍然能够获得投资收益,这个收益以那个时代的标准来衡量是巨大的,而且这是一个事实上已经停止活动的公司,但是这更加刺激了他们的胃口。4月12日,新的传言又开始出现,要以每股300英镑的价格发行100万英镑的新股。这次新股发行经过两次公开认购,几天后股价涨到每股340英镑。公司随即宣布,无论新老股票,每股都可获得10%的红利,而且公司将以每股400英镑的价格再发行100万英镑的新股。这次同样获得超额认购,但公司自身还是处在停顿状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