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别永远伤在童年》第2章 内在小孩是怎样受的伤06

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作者:(美)约翰·布雷萧


情绪表达能激起他人的回应。因此,欢笑与哭泣很可能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我们作为情感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哭泣扮演了尤其重要的角色。蒙塔古写道:“随心所欲地哭有益于自身的健康,加深我们对他人幸福的关心。”

为哭泣而感到羞耻的孩子,其成长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在大多数家庭中,孩子的哭泣会触动父母的内在小孩,那些未能宣泄的伤心会在他们的脑海里重现。因此,大多数成年小孩会制止孩子的哭泣。

父母有意识地压抑孩子的哭泣,还以为是在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这实在是大错特错。要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痛快地哭泣,现在也就没什么必要写这本书了。我所说的“原痛”处理就是找到悲伤的起源,这是寻回受伤的内在小孩的关键。

韧性

韧性,指的是经历环境所致的痛苦之后的恢复能力。孩子天生就具有韧性,而且年纪越小韧性越强。只需看看孩子学吃饭或学走路的过程,就能清楚地发现这一点。我观察过一个二十个月大的婴儿努力爬上沙发的过程。她每次都是在就要成功时以摔倒告终。有几次,她哭了一会儿,又立即开始重新征服目标。试了至少五次之后,她终于成功了!她在沙发上坐了好几分钟,享受着自己的成就。

当我的大狗走进房间时,她警惕地观察着,然后从沙发上挪下来,仔细地研究起这个陌生的家伙来。大狗想和她玩耍,并轻轻地碰了碰她。这个动作有点儿惹恼了她,她就戳了戳大狗的鼻子!这可是个比她大几倍的庞然大物啊,她竟敢戳它的鼻子!不管怎么看,这些都是勇气的代表。的确,所有的孩子都很勇敢。不要把他们的执拗看成生性邪恶或品行不当,应该将其视为勇敢。

勇敢(courageous)这个词来自拉丁语中的心(cor)。孩子都有心,有理想,他们是勇敢的冒险家。伟大的阿德勒学派心理学家鲁道夫·德瑞克斯认为,所有品行不当的孩子都迷失了“心”,丢掉了勇气。因此,他们觉得要靠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与韧性紧密相联的是灵活的行动。有了韧性,孩子就能学会面对不同的社会状况。这是人类区别于大多数其他动物的特征,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韧性和行动的灵活性,还能解释我们为何会以不健康的方式去适应环境。受伤的内在小孩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适应环境。内在小孩因为有韧性和灵活的行动,所以能从疾病、失常和情感背弃中挺过来。不幸的是,我们不得不把活力和韧性浪费在求生的行动中,而不是用来成长和自我实现。

韧性是真我的核心特质,当寻回并守护好受伤的内在小孩时,我们便能重拾这一核心特质。但这需要时间,因为受伤的内在小孩必须逐渐对成年人的保护产生信任。当他觉得自己受到保护,感到安全时,自然的好奇心和韧性就会再次出现,并灿烂地绽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