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别永远伤在童年》导言08

别永远伤在童年: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作者:(美)约翰·布雷萧


还须提醒的是:如果你当前正陷于某种瘾癖,那说明你现在缺乏控制力,无法把握自己真正的感受。如果想从这种疗法中获益,你必须先矫正瘾癖行为。你应该使用十二步骤疗法,因为它被证实为断瘾的最有效方法,是时下最实用的方法。而我提出的这种治疗方法,需要你已保持至少半年的清醒状态。如果是刚刚戒断某种瘾(尤其是咽食性瘾癖)的时候,你的情感还处于未开化阶段,不够成熟,就像火山中炙热的岩浆。此时来探索痛苦的童年经历,你可能会被惊吓到。你受伤的内在小孩没有边界感、不知满足,他是你瘾癖行为的核心,不管你是酗酒、吸毒、赌博、沉溺于性或工作,还是种种其他行为,都是在逃避内在小孩的心灵创伤。十二步骤疗法能帮你逐步实现“心灵的苏醒”,因为瘾癖和心灵破产有关。此时如果立即往深里挖掘,寻找犯瘾癖的原因,你就有重新上瘾的风险。

说了这么多,我想再次声明序言中的观点:要想寻回并守护你的内在小孩,你就必须切切实实地进行本书中的练习。

最后要指出的是,成年小孩逃避合理痛苦的方法之一,是躲在自己的内心。这会导致恋物的倾向,沉迷阅读,偏执于条分缕析,并耗费大量精力来琢磨问题。有个故事是这么讲的:有个房间开着两扇门,每扇门上有一个标记,一个写着“天堂”,另一个写着“天堂论”,所有存在共依存问题的成年小孩都在“天堂论”的门外排起长队!

成年小孩特别喜欢琢磨问题,因为他们的父母本身就是不稳定的成年小孩。有时父母把他们当成年人来养,有时又把他们当成受伤的“自私鬼”来养;有时父母陷在瘾癖里,有时又好好的。这样的养育结果,就是让孩子感到困惑,缺乏稳定性。有人曾说,在不正常的家庭长大,就像“电影放映中途才走进电影院,永远把握不到情节”。还有人说,那种感觉像“在集中营中长大”似的。这种不稳定性使孩子总需要琢磨问题。除非过去的经历得到治愈,否则他们会拼命琢磨下去。

躲在自己的心里通常是一种自我防御。偏执于事物,也就无需去感受各种情绪。因为他们不管去感受什么,不过是进入一个巨大的冰封的情感之域,那里被受伤的内在小孩用羞耻的盾牢牢地把守着。

所以我想再次声明,你若希望治愈你受伤的内在小孩,就必须切实地进行原痛处理。唯一的出路,就是一路走回去。正如十二步骤疗法提出的:没有付出,哪有收获。

我相信,从童年遭受的抛弃、忽视和侵犯中恢复过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事件。阅读本书,进行这些练习,不会让你的问题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但是我能保证,你会在心中发现一个快乐的小家伙,你将能够倾听他的愤怒、伤心,并同他一起赞美生命,以更喜悦、更有创造力和更有趣的方式与他一起歌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