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一小撮”货币主义者(8)

美联储 作者:(美)威廉·格雷德


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沃林福德的华莱士银器公司(Wallace Silversmiths, Inc.)不得不裁掉近一半工人以应对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我们会为各销售商提供价目表,”公司副总裁亚瑟·鲍克(Arthur Bowker)说道,“但印刷的速度根本赶不上价格变化的速度,可价目表是必须存在的,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发邮件的方式向主要零售商铺提供价目表,但依然赶不上最新价格出炉的脚步。”8

这就是保罗·沃尔克所说的“泡沫”通胀预期。1979年秋季美国经历了一段价格迷乱期,即一场由美国货币而起的经济大决堤。美国人疯狂地买进和卖出,认为美元只会越来越贬值,对于手中的财富而言,要想使其安全并尽可能保持增长,唯一的途径就是把货币变成可见的实物:黄金、艺术品、古董、房产。然而大量新买家的介入导致这些商品的价格更加高涨,从而强化了“这些商品才是货币最佳去处”的假象。这场骗局的核心就是买入和卖出的速度越快,商品价格增长得就越快,直到轰然倒塌,就像没有真实根基的泡沫一样。

在美国中西部,人们的持续通胀预期则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小心谨慎的农民会选择一些严肃的长期投资,即买进昂贵的新农场设备或上百亩耕地。农民向银行借贷时会用土地作抵押,随着土地价格的上涨,他们的抵押价格也会随之上涨,从而扩大其借贷能力。

“债权人还会到农场来转上一圈,”来自爱荷华州芒特艾尔的吉姆·克拉克(Jim Clark)解释道,“他们会说:‘那台拖拉机看起来有些旧了。’于是农民就会赶快买来一台新的。为什么不呢?由此土地在增长、设备在增多。”当地大学的农业经济学家也会给农民出同样的主意——要赶在通货膨胀之前增加你的资产持有量和资本投资额。

“他们这是在告诉我们:‘赶快买下这块土地,它不太可能变得比现在还便宜。’”另一位来自芒特艾尔的居民山迪·谢尔兹(Sandy Shields)说道。

“我们不会随便就把钱投给谁的,”地方银行家、衣荷华银行信托公司总裁罗杰·科恩特(Roger Kerndt)坚称,“我们是在告诉人们如何举债经营。经济学家认为你最好按照10∶1的比例借贷,那么你就要照做。所有人,包括银行家在内,都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你会根据你的亲眼所见来做出某些决定。现在几乎没有人不认为通货膨胀只会愈演愈烈。”

对于农民来说,增加他们的债务杠杆很容易,只需一个银行记账本就可以,科恩特解释道:“假如一个农民的农场旁边有一片80英亩的土地待售,那么这看起来当然是一笔好生意,我们会主动邀请他去‘看看货’,所有人的记忆力都很差。如果一个家伙的财政状况不是很好,但他又想购买土地,那就只需在其抵押担保中再增加100美元的土地英亩数就可以。”9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